教育论文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最具个性和活力的群体
时间:2024-12-31 01:0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到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引领经济活动的不再是简单的物质数据生产,而是信息制造、获取、转化和传递的活动,对人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类自由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新教育价值观需要重新建立。
在全球信息网络社会中,教育不再仅仅是封闭统一、数千人,忽视个性教育,注重个人权利及其主体性,在注重大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网络的快速性、多样性等特点,同时培养人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培养。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最具个性和活力的群体
个性首先是指真实的个体。
现实个人通过遗传获得的生命的身体组织及其自然差异,人不仅不同于自然界中所有其他生物物种,而且由于其先天遗传基因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理差异,这也是个性作为其他差异和特征存在的最普遍前提,即个性的自然和物质基础。这种差异也是多种多样的:外观、遗传基因等方面。人不仅是生命、身体、生理的存在,而且是意识、情感、欲望,即个人的心理差异。也就是说,人与其他生命的区别是人的意识。
在心理学上,通过逐一分析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来分析人的心理差异,从而通过理解和分析人的心理差异来理解人的个性。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在与自然和他人的社会存在中生产和发展自己,人的个体差异也在家庭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得到实现和逐步改善。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对象和对象,即人们有意识和自我意识,人们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从劳动到实践生产、改造自然和周围环境,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对个人自我的理解。个人和个性不是两个不同的人,而是同一个人的两个不同的视角。
以上分析可以将人的个性定义为:个体主体的社会存在特征,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个体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创造力,才能在此基础上发挥独特性。人的个性具有独特性、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创造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由于其特殊的年龄和校园学习环境,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思想独特性:
首先,从年龄分析来看,大学生正处于鼎盛时期,形成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不同于他人遗传基因和身体特征的独特性,由于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他的个体存在是不可重复和不可替代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扮演着特定的社会角色,承担着特定的社会功能,体现着特定的社会关系,再加上复杂的社会环境,使每个人都获得了与他人不同的身心特征和社会特征,从而成为与他人不同的独特个人,获得自己的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让他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一的社会存在”可见,大学生活是从家庭到社会的中间时期,也可以说是大学生独自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在校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分析,通过与师生的沟通,在不同的时间逐步调整、完善甚至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从大学生的整个人生来看,大学生的思想是自主和创造性的。
自主性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和起点。它要求个人按照一定的合理意志生活、行动、决策和评价。没有自主性,就没有人格的形成。马克思说:“那些不觉得自己是人的人就像奴隶或马匹。它已经完全成为他们所有者的附属品。”自主性相对于依赖性而言。
创造力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内容和内在动力,是个性最高、最充分的表现形式。大学生往往能够根据自己内在的尺度和对象内在的尺度,以自己的实际活动统一两者,在专业和个人兴趣方面创造新的观点和成就,同时创造新的个性思想。未来的任何创造过程实际上都是对象与大学期间形成的自我创新观点的结合。
个体主体的本质外在表现或外化是能力。一般来说,思想个性突出的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即较强的能力。相反,个性不突出的人往往依赖性强,顺从保守,缺乏自我意识,无法发现自我意识。
第三,大学生感情丰富理想化,波动性强。
大学生通过高中的努力进入大学,对未来有美好的愿景和理想,因为只是从家庭到校园,有很多生活、情感和经济问题需要独自面对和处理,往往有强烈的自我理想化思想倾向,但面对实际问题,有很强的依赖和波动性。
第四,从个性实现的角度来看,只有在社会上,大学生才能通过个性的社会化来实现。
个人意志是自由的,个性的发展是多方向的,所以人们似乎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随意发展自己的个性,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一切手段来实现自己的个性。然而,现实生活并非如此。人类个性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实现必须受到个人社会条件的限制或限制。只有通过校园生活和学习中的不断碰撞和沟通,大学生才能认识到和实现上述个性思想的形成和完善。
注重人的个性独特性,培养人的独特个性,决定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应用模式。目前,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指导思想,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应该只体现在某个阶段,而应该渗透到人类发展的全过程和教育过程的各个阶段。时间,贯穿于学前教育、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空间,延伸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个性化教育可以说是实现素质教育,注重充分发挥人的个性教育,实现人的发展,反映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新,提高人的独特性。个性化教育是在发现和尊重受教育者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切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自主、和谐、积极发展,形成完善个性的教育过程。个性化教育的实现可以带来许多方面的变化:从知识的拥有到知识的创新,从知识的储备到知识的应用,从信息的占有到信息的更新,从单一的评价标准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体系,从单一人才到复合人才的培养过程。这不仅指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家庭等环节,其中高校发挥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