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
盈余管理和财务欺诈扭曲了盈余信息
时间:2024-06-08 20:49 所属分类:管理论文 点击次数:
对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
财务信息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描述和计量,包括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人员的判断和估计等。会计盈余是企业遵循这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后对企业经营成果的计量。股票收益是外部市场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市场评价。现有研究表明,会计盈余信息对股票收益率有解释作用。但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是否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显然不是,因为盈余信息的质量会导致企业经营成果的差异,即使会计盈余反应相同。
1.权责发生制扭曲盈余信息
现行会计准则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收入和费用只能在满足一定条件后确认,反映在企业损益表中,然后反映在会计盈余信息中。但为了保护投资利益,国家监管机构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往往采用谨慎原则:收入确认采用更严格的标准,通常以商品风险转移为标准,一旦发生成本就必须确认。这往往会人为地扭曲财务信息,特别是盈余信息。影响最典型的行业是房地产业。
2.盈余管理和财务欺诈扭曲了盈余信息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的灵活性。企业可以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采用不同的会计估计来调整会计盈余。对于盈余管理的动机,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而做出的会计选择和会计处理,可能对企业价值最大化产生不利影响;有人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为了最大化合同成本,进而最大化公司价值而做出的会计选择和会计处理方法。盈余管理的弊端明显,降低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使盈余信息偏离了企业的真实经济效益,增加了证券分析师的财务分析成本,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
财务欺诈是企业为满足一定目的而提供虚假会计报表的行为。会计欺诈与盈余管理有着完全的界限。前者是违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行为,后者是会计准则框架下的合法行为。因此,证券分析师在识别虚假报表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旦上市公司发生财务欺诈行为,其披露的盈余信息就不可信。当这种欺诈行为没有被投资者识别时,股票价格反映了欺诈后的盈余相应信息。但一旦这种欺诈行为有点线索,股票价格就会相应地反映出来。会计盈余信息容易引起投资者的注意,欺诈容易操作;相反,现金流,特别是商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不如盈余信息高,欺诈成本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