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意义

时间:2023-12-09 23:2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大学生法治教育旨在培养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了解法律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能力的提高。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可以有效地促进法治的进程。高校应重视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意义
 
首先,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有利于实施法治战略;其次,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建设;第三,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最后,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德育的发展。
 
2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目标定位不明确是法治教育存在的制度问题
 
法治教育的制度问题是法治教育的目标不明确。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注重课堂法律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将法律知识的学习视为被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法律教育的热情和主动性。此外,法治教学的评价主要是书面考试,不能有效识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法治理念、行为模式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法治教育应该从过去简单的灌输知识教育转变为更加强调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2.2单一的教育形式是法治教育的实际问题
 
法治教育的实际问题是法治教育的单一形式,高校的法治教育坚持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教学。老师无聊地说,学生单调地记住,即使引入了一些相关的案例教学,也存在案例陈旧、解释无聊等常见问题,法治教育成为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死记硬背地应对考试。同时,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实际遇到的法律问题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心理体验,无法产生课堂共鸣。
 
2.3重道德轻法律是法治教育的概念性问题
 
法治教育的概念问题是,现有的教育重道德轻法律,从小学开始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但缺乏法治课程的教育。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重道德素质教育轻法律法治教育的现象,教师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忽视法律素质与之间的联系和联系,导致道德素质教育与法律法治教育的协同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由于缺乏法律素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在不足,对学习和就业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2.4教师素质低是法治教育的组织问题
 
法治教育的组织问题是缺乏现有教师的法治教育资格和能力。法治教育是一门政治、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这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有很高的要求,而现有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一般由教师授课,难以保证其专业性和针对性。
 
三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3.1建立灵活的工作运行机制
 
在现有法律教育的基础上,建立灵活的工作运行机制。从过去的书面考试到能力评估。同时,在法律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与社会团体协调机制,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创造良好的法律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增加高校与家长的法律沟通机制,将家庭法律教育纳入高校法律教育体系。
 
3.2进行有效的教育课程改革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法治教育课程改革,首先要完善现有教材,增加符合现有社会实际的案例比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掌握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权利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要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拓展教材内容进行实践教学。
 
3.3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
 
创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法治意识的习得和培养。因此,加快高校法治进程,将促进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同时,要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意愿,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开展各种法治竞赛,及时运用和实践学生学到的法治理论。
 
3.4加强源头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施需要加强源头教师建设,高水平教师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教师自身的法治素质和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法治教学在学生中的影响。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法治素质,才能在教学法、守法、用法、保护法律的过程中树立榜样。因此,有效的教师建设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