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工业工程教育新常态的内涵
时间:2023-12-07 23:28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工业工程教育新常态的内涵
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工业工程教育新常态的过程应包括以下新内涵:
(1)更新人才竞争力结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识、能力、质量”的人才。工业工程教育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毕业生竞争力体系。一般来说,学生的竞争力可以分为知识、能力、质量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竞争力应该有机地整合起来。在新常态下,知识是基础,能力和质量是更高层次的竞争力。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内化为创新文化素质。工艺工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工艺工程教育毕业生应具备相应的科技知识,善于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术迁移能力,使学生善于吸收化工、炼油、冶金、电力、建材、制药、食品、材料等不同工艺的知识和技术,使学生在不同工艺中就业创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理解社会的能力,使他们真正利用技术造福人类整体。培养学生对宪法和法治的信仰和尊重,培养学生对国家、社会、民族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在当前环境和资源危机形势下,工艺工程教育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意识和伦理素质,以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
(2)促进学科交叉整合,实施大型工程教育。长期以来,我国过程工业工程教育以细分的一级学科甚至二级学科为对象,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根据前苏联的经验,设立了专门的化工大学、冶金(或钢铁)大学、电力大学、建材学院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虽然绝大多数高校已经转型,但仍保留了相关的学科特色。化工高等教育《化工高等教育》、中国冶金教育《中国冶金教育》、《电力高等教育》等期刊为相关工程研究提供了学术地位。但事实上,在化工、炼油、冶金、电力、建材、制药、食品、材料等诸多行业,其工业过程具有许多共同特点――主要包括上述规模、投资、范围、产品、工艺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工程教育可以按照整个过程行业的类别进行。目前,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的总体趋势之一是回归工程,实施大型工程教育,过程工业工程教育也必须适应这一趋势。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工艺行业共性、通用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工程质量,特别是工艺行业本身涉及技术、管理、公共政策等不同领域的特点,避免教育活动过于关注技术细节,增加基础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学。
(3)促进教学与科研的高水平结合,使教育教学活动与科学前沿和工业实践密切相关。相应的工程教育必须为过程产业的创新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支持。因此,过程产业工程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和积极推进创新活动,将科学与工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研创新活动注重提高大学的学术声誉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论文发表的数量。但与此同时,在响应工业需求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工艺工程教育,更好地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环节的关系,更好地处理建立国际学术声誉与服务国家、社会和产业迫切需要的关系。总之,特色大学的科研不仅要面向科学前沿,而且要更加注重工业和工程实践。
(4)促进校企合作,优化过程工业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工程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和永恒的主题。任何合格的工程人才都需要积累足够的工程经验,而过程工业工程教育的实践活动都面临着更特殊的现实问题。由于过程工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点,企业一般不愿意在相关设备和生产线上为学校提供实习和培训。工程教育中其他专业(如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的实践环节一般不影响大系统的运行。事实上,实习和培训活动在事故水平和事故损失方面要小得多。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如何面对产学研合作和实践教育中面临的风险,提高工程实践水平,将是过程工业工程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