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新公共管理理论透视
时间:2024-01-05 21:36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工作计划中强调了“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公开讨论重大问题”的原则。一段时间以来,全国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规划的热烈讨论。去年,《纲要》工作组办公室公开征求意见收集组通过各种渠道收到了110多万条意见和建议。中国教育改革首次如此广泛地被问及,这也反映了政府鼓励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实际措施。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不难看出中国公共管理在教育改革中的新变化
一、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新公共管理理论透视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批评和不足。其主要理论基础来自于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理论,以及私营管理部门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成功参考。
(1)政府与公众关系的变化
新公共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传统的行政管理抹去了个人、家庭和社会团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无效地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扭曲了市场规则,对消费者(客户)的要求不敏感,追求统一的服务,忽视了公共服务的多样化:公共物品的生产不是消费者的最终决定权(脱离消费者的需求),导致公共物品生产和供应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浪费。新的公共管理定位了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不再高,政府成为负责任的“公共服务提供者”,公众成为“客户”或“客户”。政府服务以客户为导向,为公民(客户)提供自由选择服务机会,通过征求他们对公共服务的意见和要求,测量他们的满意度,增强对公众需求的响应。
(2)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价值分析
首先,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做好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公众参与是教育改革的内在驱动力。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教育发展更接近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能与社会成员的积极和有效的参与分开。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中,公众广泛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指出教育发展的方向,是确保教育改革目标实现的持久驱动力。
其次,公众参与是教育发展决策科学性的必然要求。教育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和每个孩子的民生,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未来。正是由于教育的特殊重要性,如何保证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前瞻性成为一个特定的问题。教育强调,社会成员参与教育改革,意味着社会成员不仅是教育改革的被动接受者,也是教育改革的个人实践者;社会成员不仅要了解改革的结果,还要参与教育改革政策制定、实施和监督的全过程。只有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才能培养现代公民的教育发展意识,配合改革实践,形成有效的公共管理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教育改革的作用。
第三,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不断提高是现代公共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虽然不同国家的公共管理重点不同,但也有一致性,即倡导“参与、分享”的社会发展基本精神。也就是说,通过建立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参与机制,形成公共独立、积极参与的精神,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享受共同创造的成果。
最后,公众参与是社会成员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寻求利益保护的有效途径。公众参与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整体。在这个系统中,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在平等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公众参与的过程不仅是分享权利的过程,也是履行义务的过程。每个社会成员,无论是个人成员还是组织单位,都有义务承担自己的责任,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从行动目标的角度来看,公众参与是为了促进社会和人民的共同发展。通过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以人为本建设社会,可以不断满足成员在物质、文化、精神、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因为,在一个社会中,只有社会成员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实际需求,只有通过谈判才能平衡自己的利益,维护自己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追求。毫无疑问,公众的积极参与将在未来的公共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影响公共管理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2、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问题及其分析
社会成员自愿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程度是社会开放、完善和活力的综合反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支持公众参与教育改革,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我国教育改革的决策群体过于集中。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理想导向”的特点,即主要从宏大理念和宏大目标出发,而不是从解决具体问题出发,往往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和配套政策手段,可操作性差。同时,政策主题主要由政府内部权力精英提出,政策方案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具有所谓“内输入”的特点,缺乏自下而上的决策过程,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博弈。因此,教育发展改革的决策往往与实施过程中原有的想法背道而驰。比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给农村学生带来的招生困难、教育成本的上升、“城市价值中心”教育发展和资金保障机制的影响,导致了城乡教育不平衡发展的现状。
另一方面,我国公众参与教育发展管理的特点是水平、广度和深度不够明显。从参与过程的角度来看,参与基本上还处于教育决策后的实施阶段,属于低水平的参与。首先,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受文化水平、职业和社会地位的限制,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最新政策动态。大多数人只意识到自己是教育政策的接受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权参与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其次,公众参与教育发展管理缺乏可操作的程序规范。虽然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根本保障,但具体的教育改革由“谁来参与”、“参与什么”和“如何参与”没有相关的规范和规定,导致许多公众参与以非制度化的形式出现。此外,一些政府官员的官僚作风也不利于公众参与的正常发展。
除了公众自身因素的影响外,上述情况也受到更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第一,社会成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社会成员受到这些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沟通的方式。第二,政府的行政权力过于强大,促使公众长期依赖政府机构,导致公众参与的概念非常薄弱。第三,教育内部的工作形式和内容对社会的反映过慢,使公众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教育改革中得不到充分满足,客观上也导致了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管理不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