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经验
时间:2024-01-08 20:2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经验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方向,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密切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现实,时代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成长规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积极建立科学管理和运行协调的长期机制,促进理想信念教育与教学业务工作的结合,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取得显著成就,积累宝贵经验。这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组合”。
1、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开设马列主义课程,按照中央指示加强和扩大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素质教育。此后,高校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推动邓小平理论、“三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入教材、课堂、大学生思想,确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样化,当代大学生处于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想环境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思想和社会思想,以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取之不尽的动力。高校在做好理论教育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作用,也注重实践教育环节,探索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新时期,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大力开展考察、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党和国家发展形势,正确看待中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培养人才,做出贡献,努力提高实践教育效果,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高度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感和有效性显著增强。
2、以高校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阵地,坚持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的结合
高校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阵地和课堂,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在教材建设、教师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重要作用,积极开放“第二课堂”,精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同时,高校还积极加强与社会和家庭的联系,努力整合教育力量,大力发展教育资源,建立多渠道、全方位、可持续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社会各方面也积极配合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发布后,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17份配套文件,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也积极响应和跟进,创新方法,拓展渠道,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始终保持活力和活力,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理想信念的合力教育模式和工作发展趋势,营造了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