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语文教师对自己的情感教育方式
时间:2024-02-15 00:0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2.语文教师对自己的情感教育方式
加强情感教育意味着给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成为真实的自己。
2.1改变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首先,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教师作为行为准则的示范者,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充分认识自己的榜样作用,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作为班级集体经理,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和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和人格成长与完善。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合作伙伴,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素质,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友好相处。
教师只有正确理解其社会角色,才能更新教学理念,用于指导教学实践。现代教师的角色注重强调学生的主要地位,加强情感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汉语的人文特征:注重人的自然发展、生活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人格的健康发展,注重情感的影响和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创造情感课堂
语文教学离不开教材。教师要深入了解教材中的情感要求,为实现情感目标打下基础。在教学活动中,要以教材中的情感要求为目标,善于捕捉和体验学生的情感,因势利导,创造情感课堂。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培养学生的真善美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王家新现代诗歌《在山的另一边》的教学中,诗人用童年的憧憬和困惑,用象征性的艺术形象“山”和“海”告诉学生他们成长中的生活感受,并启发学生实现崇高的理想。他们必须不屈不挠,坚持奋斗,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失败和痛苦,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以上是教材的解读。其次,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诗歌学习的要求是“一般把握诗歌,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感”。因此,本课程的情感目标是“阅读诗歌语言,理解‘无数山’的象征意义,体验克服困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如何感受文本的情感?这是情感教学的重点。对于诗歌教学,语言形式是立足点。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阅读,在理解和情感上获得语感,还要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为什么这种思想情感用这样的语言表达,从而懂得运用语言,掌握渗透情感的生动语言。
(1)在课堂介绍中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力
在进入诗歌之前,老师首先展示了山的画面。高耸的山峰和绿色的色彩让学生感受到了山的力量,也调动了他们对色彩的敏锐视觉感知。老师问:“学生们有没有想过这么高的山背后是什么?”这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想象力,聚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引入诗歌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讲解诗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诗歌语言的优势。首先,教师的语言与文本的情感变化相辅相成,引导他们用起伏的语气和孩子的语气朗读诗歌;第二,课堂导语的起起落落要优美,学生要自然地带入文本,感受语言所创造的诗情画意。整个班都是读而不是说。教师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义,通过模范阅读、指名阅读、引读、男女生阅读等方式,欣赏比喻句式的形象美和拟人句式的情感美,评价、感受和积累语言。整个课堂充满了书声的情趣,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3)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自主学习和体验情感
自主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且能在释放生命能量的过程中提高生命的价值。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用各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进行情感体验。首先,启发性的阅读。在课堂开始时,老师指导学生情感地阅读诗歌,让学生找到“山的另一边是什么”的答案,引导学生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体验作者问答形式的表达方式,自然而简单。在学习“痴迷”等重要词汇时,教师有意识地改为“思考”,让学生先阅读,然后谈论自己的感受,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明白写情感会更强烈,表达效果会更好。最后,比较阅读,独立体验。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指导学生阅读“在山的另一边”,教师进行问题探索: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山和海一样吗?让学生在阅读实践过程中独立思考,形成结论。这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理解实现理想的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这意味着他热爱孩子,觉得和孩子交流是一种乐趣。我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与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幸福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永远不要忘记他曾经是一个孩子。”情感教育也是一种爱的教育。汉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要成为一名好的汉语教师,我们应该加强自己的情感教育,充分利用汉语课堂的优势,营造轻松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身心快乐的过程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