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建立机电一体化控制系列课程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4-03-28 23:39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一、机电一体化控制学科就业现状
机电一体化控制是一个专业规格广泛的专业。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不仅数量多、地理分布广,而且规模和层次也不尽相同。毕业后,专业学生可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设备运行、研发、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工作,工业与电气工程相关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高端顶尖技术人才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特别小,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更加稀缺。很多高校对全国就业情况进行专业调整,将进一步扩大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招生。
随着市场经济下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孕育的高新技术进入制造业领域,企事业单位通过工业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和引进,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要把改造升级制造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即实现从主要依靠规模增长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就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和所有就业人口的比例而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满足我国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需求,需要大力扩大电气自动化专业人员的数量。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1]中,我区指出,我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压力越来越大,发展转型的紧迫性越来越大。调查显示,33%的公司考虑本科以上学历,45%考虑高职院校学历,22%考虑中专以下学历。这说明一线或岗位管理者需要更多的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当被问及企业急需什么岗位时,技术岗位占45%,其次是销售岗位占22%,管理岗位占22%,其他岗位占11%。
二、建立机电一体化控制系列课程的重要意义
自动控制系统系列课程是电气和其他控制专业的主要课程,主要教授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和构建的理论和方法,需要从实际物理设备或各种电子元件中抽象出系统的数学模型。学生们普遍认为,这些课程的理论是深刻而难以理解的,理论和实践很难结合起来。参加工作的学生还说,课程中没有涉及到许多自动化概念和设备,他们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熟悉这些新的机器和技术。
项目申请人长期从事微机控制技术的教学,发现自动控制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没有形成课程组的概念。因为有很多课程,比如高等数学、《C语言》、电路分析《电路分析》、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等,这些课程安排时间跨度大,导致学生“知识”,教师只能花额外的时间帮助学生理解和使用所学理论;其次,该课程缺乏社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必要教学。现有教科书的绝大多数内容都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分析中,只介绍了单回路控制系统,很少涉及现代智能控制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可以看出,尽快改革自动控制系统课程组的教学势在必行。
课程组建设是近年来高校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教学改革思路、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东南大学控制系结合江苏省自动化品牌专业建设,选择检测技术、微机系统与接口、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管理与运动控制五门专业主要技术课程,形成“自动化控制课程组(系列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建设,通过“全面协调改革、全面改进建设”,在不增加学时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五门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果。目前,自动控制技术正面临着新的突破和发展。随着新科技成果的出现,现代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立即渗透到传统电气和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自动控制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和创造具有创新意识的控制技术人才,是工程和教育界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三、机电一体化控制发展前景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提高竞争力,许多大中型企业也引进了先进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PLC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变频技术、计算机配送控制技术(DCS)、微电子技术等新知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工业岗位上。原来,这些岗位的人只知道传统的控制。因此,未来五到十年,迫切需要大量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高层次技能型专业人才来丰富这些岗位,以满足和适应新技术不断增长的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因此,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方面,自动化控制系统课程群建设和教师建设对于如何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满足广西工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完善我校专业培养体系,促进广口径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