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以大爱精神为基础的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体系
时间:2024-05-18 23:19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构建以大爱精神为基础的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体系
在新形势下,弘扬大爱精神,构建以大爱精神为基础的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体系,是加强师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现代幼儿师范生可以形成具有大爱精神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思想,使他们有大爱的观念。从而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在大爱的渗透下健康成长。基于大爱精神的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体系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大爱精神为导向,制定分层德育目标体系
作为整个师德活动的初衷和归处,师德教育的目标是学校师德教育的第一要素。在制定德育目标时,要注意具体化、层次化,注意学生年龄的特点。把“热爱幼儿教育,牺牲幼儿教育专业情绪”作为刚踏入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的德育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让新生理解和认可“牺牲学前教育”的理想显然脱离现实,这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因此,在制定师德教育目标时,要以大爱精神为导向,逐步深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构建德育目标体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师德的目的。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具有求知欲强、可塑性强、思想简单的特点。因此,这一层次学生设定的德育目标应以培养良好的行为准则为基础,培养幼儿师范专业的一般理念,使其完成从初中生到中职生的转变,尽快适应幼儿园教师的大学生活。在高职阶段,学生的知识进一步扩大,认识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逐步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思想。因此,这一层次学生的德育目标应该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社会公德,巩固幼儿教育的专业思想。上一年的学生即将毕业,他们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关心自己的就业方向,即将踏上幼儿园的工作岗位。对于这一水平的学生,要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有热爱幼儿教育的职业梦想,熟悉相关教师行业标准的各种法律法规,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师德教育与课堂教学相渗透
课堂教学对师德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各课堂教学中蕴含着许多重要的价值和道德教学因素。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我认为每个课堂教学都是道德教育的“沉睡巨人”,潜力巨大。因此,不利用各科教学进行德育是一个重大损失,因此应深入挖掘各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作为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虽然他们不是直接或专门的德育课程的承担者,但他们也应该学会探索这门学科的德育要素。这些要素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数不胜数,如科学家在数学和科学课上的生活表现、生活和学术态度;中国文学的榜样和道德作用;历史伟人在历史课上的行为和自律;在体育课上表现出适当的自我调节对个人健康和行为的影响。因此,要切实提高幼儿师范学校教师的学科德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科主渠道的德育功能,将师德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相结合。但要注意避免片面的“德化”倾向,避免把各科教学变成道德教育。最好的办法是在直接传授各科知识结构的同时,采取“不经意”的方式影响学生。
此外,教师的性格也是一种教育力量,这是一种所谓的“无言的教学”。《宋史·程毅传》明确记载:“今夫人善于教育孩子的人,也必须延伸德国人,以培养他们的性格。”大学教师依靠自己崇高的言行、温柔礼貌的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培养和感染学生。这种感染是可持续的,幼儿园师范生将把这种影响带到未来的工作和孩子身边。因此,教师作为德育实施的主体,必须具有学生的道德人格。
(3)师德教育与大爱精神相浸润
在当今文化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尤其需要渗透到大爱精神中。受文化多元化的影响,西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中国青少年的不利影响逐渐增加。一些学生对道德感到困惑,但一般的德育工作并不能解决他们的困惑。他们在思想上特别务实,坚持“交换价值”的原则。他们认为生活的真谛是享受,做事讲收益,不说空付出。用利益来衡量一切,个人得失第一,整体利益落后,绝不愿轻易吃亏。师德教育面临困境。如何走出这一困境,让学生走出这种“交换价值”,需要大爱精神作为指导。用大爱精神中的理性爱来约束自己的欲望,用大爱精神中的无私奉献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大爱精神在师德教育中一直发挥着明显的价值取向作用。幼儿园师范学校的教育者应该对幼儿园师范生进行大爱精神教育,并促使这种“大爱”体现在他们当前的生活和未来的角色中。
(四)师德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有这样一句话:“道德不是通过教学获得的,而是通过感染获得的。”校园文化是学生获得道德培养和感染的载体(第50页)(第40页)。校园文化不仅包括大学校风、校训等精神文化,还包括校园建设、体育设施等物质文化。这些校园中的物质文化潜在地包含了一定的价值观、思想取向和思想境界,从而对生活在校园文化氛围中的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校园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应充分依靠大学校园的媒介。以大爱精神为导向,建立以大爱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校园文化,以大爱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充满大爱精神的校园文化中,师德教育将事半功倍。此外,幼儿师范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幼儿师范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前教育特点,精心布置学校环境,使师德教育物化的文化形式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