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哈佛通识教育理念发展史

时间:2024-06-03 23:2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一、通识教育的含义
 
通识教育是英语“英语”General education一些学者也将其翻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识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帕科德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一词以来,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对其概念进行了一些定义,但对通识教育没有公认和标准化的表达。中国学者李曼丽女士在结合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概念的各种表达的基础上,从特点、目标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初步定义: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非专业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社会责任感和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非专业、非功利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态度教育。
 
2、哈佛通识课程的发展史
 
多年来,哈佛通识课程的设置经历了五个明显的时期:“选修制”、“集中与分配制”、“名着课程”、“通识教育计划”和“主要课程”。
 
(1)选修制的形成
 
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的社会比例不断提高。在历史的变化下,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1876年,受柏林大学“教学自由”学术氛围的影响,哈佛大学通识课程开始引进选修课;1879年,三年级必修课被取消;1884年,必修课被取消;1885年,一年级必修课被压缩;1886年,选修课基本建立,学生必须上18门学科,学分足够,学分制度建立。1870年―1910年,自己的选修课风靡美国,但很难确定哪些是学生的共同必修课。
 
(2)集中分配制的形成
 
选修制度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全职业的课程形势,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缺点。学生的随机选择过于自由,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仍然选择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的课程,这与大学选修课的目的背道而驰。为了解决这一缺点,1909年,劳威尔主张取消自由选修制度,1914年在哈佛大学全面实施集中分配制度,建立主学和分类选修制度,要求学生在16门学科中,必须有6门学科或领域,4门学科必须在文学、自然科学、历史、数学四大类中任意,另外6门学科可以随意选修。集中分配制度的建立改变了以往选课混乱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专业与博士的分歧。
 
(3)名称学科的形成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美国社会实用主义盛行。在教育方面,大多数高校倾向于创新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比学术教育更实用,强调学生实践经验的获得,对知识的追求成为实践教学的附属品。因此,许多人盲目遵循物质文化的趋势,忽视了理性的原则,从而降低了社会的整体道德素质。为了改变现状,哈佛大学校长赫钦斯组织了一个“芝加哥计划”,他认为课程应该突出“自由化”和“人才”,并将整个课程合并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生物科学。
 
(四)通识教育规划的形成
 
1943年,哈佛校长科南特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研究通识教育问题。1945年,委员会发表了题为《自由社会通识教育》的报告,描述了哈佛大学实施通识教育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开启了哈佛大学全面实施通识教育的序幕。哈佛大学于1951年正式实施通识教育计划。根据通识教育计划,一、二年级学生应从本系选修专业课;然后从人文、社会、自然三类其他通识教育课程中选择一门;此外,其他系至少有6门课程。第二,三、四年级也有通识教育课程。一、二年级未学过通识教育课程的,不得选修三、四年级通识教育课程。第三,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可以选修一些三、四年级的通识教育课程,但考试要求不同。第四,学生不得选修同一考试组的两门课程。这样,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有序衔接。它吸收了以往课程体系的优势,形成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集中分配为主导的自由选修制度。该教育计划为哈佛大学后期主要课程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5)主干课程的形成
 
1973年,哈佛大学校长博克担任罗索夫斯基理学院院长,并要求他提出课程设置计划。1976年,罗索夫斯基组织研究共同基础课程的小组提出了“主要课程”体系。1978年,主要课程计划正式形成。1979年,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开始实施主要课程计划。该计划将基础课程分为六类(原五类,道德伦理与社会分析相结合)、在10个领域,每个学生需要从其中8个领域学习一门课程才能毕业。1982年,主要课程取代了通识课程。在4年的32门学科中,16门是专业课程,8门是选修课,8门是主要课程。
 
三、哈佛通识教育理念发展史
 
19世纪初,哈佛大学认为文学和科学之间没有真正的对立。“我们反对在数学和古典文学、科学和形而上学之间做出狭隘的选择。我们应该兼收并蓄,让他们尽力而为。”但它并没有把通识教育的概念付诸行动。1909年,劳威尔撤销了自由选修制度,实行了集中分配制度,通识教育的概念开始显现。
 
19世纪40年代,科南特在哈佛大学实施了“通识教育计划”,倡导元素主义教育哲学。赫钦斯的著名课程旨在实现其通识教育的概念,但由于著名课程本身的缺点和局限性,它并没有在其他大学得到推广。
 
博克被任命为哈佛大学校长期间,致力于通识教育改革,成立专门委员会,研究通识教育。他提倡主要课程。当时,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认可的概念。1982年,主要课程取代了通识课程。大学本科教育的概念,包括课外教育和通识教育,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通识教育已经从一种教学理念发展成为一种专业、系统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