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新建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总体分析

时间:2024-08-06 23:4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一、文献梳理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它也被翻译成普通教育和普通教育,这是一个不同于(或相对于)的“专业教育”的概念。19世纪以前,它通常是中小学教育的总称。最早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是帕卡德(A.S.Packard)教授。帕卡德认为“学院应该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文学、科学,一种尽可能全面的教育,是学生准备任何专业学习,为学生提供所有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特殊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是赋予通识教育最初的含义。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报告《自由社会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inaFreeSociety)第一次定义了通识教育这个术语。根据哈佛大学委员会的定义,通识教育是指学生作为人类成员和公民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接受的第一部分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通识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识教育的内涵也越来越多样化。可以说,有多少专家学者研究过通识教育就有多少种内涵。
 
从广义上讲,大学接触和感受到的教育大多是通识教育(whatisandwhathappensoncampusaregeneral education),因此,范围相当广。
 
学者李曼丽女士在综合了国内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达后,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初步构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非专业、非功利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态度教育。如今,实施通识教育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通识教育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强大的资源;合理密切合作的管理组织;需要学校宏观规划的制定和具体实施机构的实践;更重要的是,实施通识教育需要避免简化,实施者需要深刻理解文理渗透的真实内涵和具体整合方式。
 
1995年9月,在教育部的推动下,“全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合作小组会议”在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中国大学围绕“文化素质教育”开放、“人文教育”、“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理论辩护和实践探索。“通识教育”理念的提出,表面上是针对1952年中国高校因遵循前苏联专业教育模式而产生的“部门调整”的弊端;但在深层精神上,可以追溯到1993年开始的“人文精神讨论”,加上市场经济影响下高校专业细化、窄化、高等教育普及的趋势。回顾“通识教育”问题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提醒实施者,既然“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立人”(全人),就必须全面考虑。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引领全身。高校实施通识教育涉及方方面面,从概念到现实都需要努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总体分析
 
自1999年教育部颁布《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在此背景下,大量新的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新的本科院校是一个特定的大学群体概念,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学类型。基于以下原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通识教育缺乏重视:
 
首先,在新建本科院校之前,他们忙于从专科到本科的转型,很难真正认识到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当其他重点大学开始通识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时,他们仍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价的考验,忙于提高自己的软硬件。管理层和教师都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和探索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很难真正认识到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在“人用”功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实施通识教育选修课似乎无能为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虽然转型成功,但师资力量、专业建设、硬件设施等都无法与老本科院校抗衡。他们承受着招生难和就业难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注重就业导向,更注重技能培养教育模式,培养工具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通识课程也接近专业技能型。
 
从国内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环境来看,通识教育的研究对象一般局限于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而新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相对滞后。此外,教育部虽然多次召开全国性专题教学研讨会,但大多关注科学定位发展战略、规范教学体系、加强资金风险管理等方面,几乎不涉及通识教育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