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偏离
时间:2024-08-30 23:3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1.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偏离。一些“90后”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发生了偏差。他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不排斥其他价值观,坚持多元化价值观,不仅吸收其他价值观的精髓,丰富和提高个体现有的价值观;同时,受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现有的一元化价值观受到冲击,质疑其原有价值观,导致“偏离社会主导价值观和个体积极价值观”[3]。大学生个人对一些问题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但从自己的单向视角,个人现象作为一般规律,导致事物过于片面;同时,由于大学生在学校的经验较浅,社会实践缺乏时间经验,学生辩证思维不成熟,会导致思维过于绝对。对事物的片面看法和绝对的思考不能科学地把握公平的本质。个人价值的偏差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在树立公平观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缺乏对高校公平教育的指导。学校环境作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的概念至关重要。学校有责任履行创造公平校园环境、建立校园公平制度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公平教育的指导作用。但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使高校公平教育指导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导致“90年代后”大学生公平观的问题。
首先,高校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和机制。大学生之间的竞争是不公平的。“竞争规则只能通过法律的有效实施得到保障”[4],而高校在相关方面存在滞后。大学生的不公平现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学习学习中的不公平现象。比如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经常旷课,但有的老师不注意平时的成绩,只注重最终的考试成绩,导致旷课与按时上课的学生在课程评价结果上没有区别,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在一些课程学术考试中,一些学生不仅通过了考试,还通过带小抄、查手机等作弊方式取得了较高的成绩。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依靠努力学习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二是学生校园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如参加班级、院级竞选、打招呼、拉关系等,进一步在评价奖学金、学年评价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第三,校园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导致了不公平。在一些校园公共教育资源中,如各级学生项目的选择和公共设施的使用,将被一些相关的学生干部垄断。由于上述不公平现象的长期存在,现有的制度将被固化和僵化,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大规模的组织模式。这些不公平机制的形成必然会对学生的概念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现有的方法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现有的大学生公平教育指导方式主要集中在课堂教育和制度指导上。课堂教育主要集中在一些思想政治公共课程或一些学院的专业课程上,但在课程学习中,很难发挥教育教学的作用,教育的及时性不足。例如,课程教材虽然有透彻的理论阐述和严谨的逻辑结构,但学生不断接受单一的“注入式”理论学习,会有抵触情绪。此外,一些大学生受到自身经历和社会频繁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影响,加深了对理论教育的误解和抵触,因此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关于大学生公平教育的另一种指导方式是学校的制度指导。高校首先要在制度上保持公平,限制不公平底线,让大学生在遵循制度的同时感受到公平公正,然后逐步树立正确的公平观。但在实际操作中,破坏制度,超越底线,在制度层面不断挑战大学生的公平底线,首先质疑制度,现有制度不仅不能完全维护公平,而且是不公平现象的催化剂;其次,在不能改变制度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开始适应不合理的制度,放弃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这是大学生缺乏制度漏洞的诱导。
最后,缺乏公平教育和指导的新途径。在传统大学生公平教育未能充分发挥的情况下,高校缺乏公平教育和指导的新途径。缺乏创新也是大学生公平观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高校不能适应“90后”大学生在传统课堂教育中的新特点,调整不及时。另一方面,高校制度层面存在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加剧了不公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校公平教育和指导的方式不积极创新,不开辟新的道路,不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就会失去现有的指导成绩,使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