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的现状

时间:2024-10-27 23:2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当今时代被称为“文化战略时代”。兴化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建设“富裕兴化、生态兴化、文化兴化、和谐兴化”的目标,把文化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这无疑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文化繁荣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弱势群体儿童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根据党的十六大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公平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弱势群体儿童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关注弱势群体儿童教育的不公平问题,认真讨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不仅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文化工作者的责任。
 
1、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的现状
 
据我市统计,我市贫困人口具有总量高、原因多、标准低、区域分布不平衡等特点。目前,我市这一领域的弱势群体主要由三个方面的社会成员组成:一是贫困农民;二是下岗失业;三是农民工进城。
 
虽然根据中国法律,弱势群体的孩子在教育权利上是平等的,但这只是“应然”的平等。事实上,弱势群体的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机会上是不平等的,即“实然”上的不平等。尤其是艺术教育,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孩子,基本上得不到艺术教育和培训。
 
二、关爱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必要性
 
弱势群体一般是指社会中需要特殊照顾和照顾的弱势群体。社会学理论认为,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和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弱势群体的出现有两个原因:生理和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生理原因与个体的生物发展有关,如年轻、年老、残疾、身体虚弱和疾病,都会影响一个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也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关键,如下岗失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等,也会削弱一个人的生存和竞争力。
 
教育是一种公共资源。与商品不同,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工具。如果分配不公平,将扭曲政府形象和作用,触及社会公平的底线。从孔子提出的“教学无类”的简单教育公平思想到今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教育,让每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都能接受到满足社会发展和身心需求的最佳平等教育,这仍然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理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