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我国传统继续教育模式现状分析
时间:2024-10-30 23:4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是指脱离正规教育、参与工作、承担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教育。继续教育是为社会成员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手段,在加强个人社会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实现继续教育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从传统继续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提高继续教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我国传统继续教育模式现状分析
我国继续教育起步较晚。1987年,国家六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大学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明确了继续教育的对象、任务、方针、性质、内容、形式、资金等问题。其颁布拉开了我国继续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序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模式。具体体现在:一是高校与国家有关部委、省市有关机构合作开展继续教育,通过培训班、大型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为学员提供继续教育机会。校企合作也很普遍,有助于充分利用高效的教育资源,培养员工掌握外语、计算机、新技术,一举两得。为了保证液压伺服和比例系统、CAD技术造纸自动化等新技术成果的快速推广,部分企业也抓住推广新技术的有利机会为员工进行继续教育,不仅可以将技术理论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还可以提高一线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此外,企业还以职工大学、职工培训中心等形式自主创办继续教育。这些渠道广泛的继续教育保证了系统内员工能够及时更新知识库,快速掌握新知识和技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二是继续教育根据不同层次人的需要,层次性明显,形式多样。例如:有企业高管高级研讨会、中层干部研讨会、普及计算机知识的国家计算机培训班等。
虽然我国继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但其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一是继续教育观念陈旧。社会对继续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继续教育的重视明显不够。在固有观念中,只承认本科、研究生等学历教育,不将继续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二是我国继续教育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统一的继续教育专项管理机构进行宏观指导、综合规划和逐步实施;继续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善,继续教育在法律制度上没有确立地位。[1] 第三,我国继续教育缺乏快速转化科研成果的能力。由于中国缺乏整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明显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第四,我国继续教育创新性较差,不仅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而且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教学方法仍采用教师面对面教学的形式。参加培训的学生有时被动学习,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质量。此外,很少使用多媒体技术,很难生动地再现枯燥的学习内容。第五,继续教育的可持续性不强。许多企业和单位对继续教育的可持续性缺乏了解。当员工缺乏一定的知识或技能时,他们往往意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开始与一些高校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因为他们懒得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培训。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继续教育的学习效果,降低了继续教育的效果。
结语
简而言之,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扩展和能力提高的高水平附加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继续教育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不能将创新思维引入继续教育,更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手段。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研究和讨论,以实现继续教育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