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生命的临终阶段和教育

时间:2024-11-03 23:36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生命的临终阶段和教育
 
生命的临终阶段是一个人必须面对死亡的最后一个过程。然而,人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如果我们想理解死亡是一件坏事,原因必须是生存是一件好事,死亡是相对剥夺或损失,坏不是因为任何积极的特征,而是因为它消除了有利的条件”[1]。因此,死亡问题已经成为如何看待自己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包括如何看待自己的名利、物质、身份、家庭等。此外,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问题往往会给死者家属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因为他们措手不及。以四川汶川大地震为例。地震中有6万多人死亡,1万人失踪。如此庞大的人的生命在地震的瞬间被夺走,无数的家庭死亡,可以说是世界上的一场大悲剧。但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人们必须走出灾难的阴影。那么,作为一种与人类生命有关的教育,如何应对培养人类生命发展的教育呢?毫无疑问,教育应该包含死亡教育的内容,让受教育者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死亡意味着什么?死亡与人类的生命有什么关系?只有让受教育者树立死亡意识和正确的死亡观,才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使生命“完美”。生死学家萝丝说:死亡就像生命一样,是人类存在、成长和发展的一部分,它赋予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从积极的意义来看,死亡的意义可以说是成长的最后阶段[2]。可以说,在生活的生活阶段,让人们理解与死亡相关的主题,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面对生活,“当你死的时候,如果你有幸提前得到警告,你将得到最后的成长机会,更真实地成为自己的机会,更成功地成为一个人的机会”[3]。因此,教育的视野应该延伸到生命的死亡过程,让受教育者树立积极的生死观,包括“生”的意义、“死”的“自然”和两者的统一。“生命”的意义在于教育要让受教育对象积极面对生活,自强不息。“死亡”的“自然”意味着教育应该使受教育的对象显示死亡的自然性和必然性,即死亡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死亡只是一种生命现象。两者的统一意味着教育可以使人们走向生活的“完美”。具体来说,就是积极投入生活,但不受名利、欲望等外来事物的影响,形成自我生活的和谐。
 
综上所述,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自然与人性息息相关。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最终趋于“真、善、美”;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看,教育应呈现给人类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知识,包括“假、丑、恶”;从教育手段的角度来看,教育应使人们在生活世界中经历各种“命运”,如挫折、成功、“生死”(生命教育)等。简而言之,教育不是一种“平面”或“单行道”,而是一种基于丰富人性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