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生命成长阶段与教育

时间:2024-11-03 23:36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生命成长阶段与教育
 
随着人们的成长,来自家庭、同龄人、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刺激逐渐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化进程,人们逐渐产生了自己的各种需求,并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如果需求得到合理的引导,达到“度”,就可以成为个人发展的动力,这就是“善”的表现。相反,由于各种不良刺激的诱惑或误导,需求过于“过度”,会对其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这是“恶”的表现。在人类成长过程中,教育应保持“善”成分的存在,并将其“恶”成分转化为“善”,即教育应成为追求善的活动,这与人类生活过程的动态性和发展是一致的。教育在人类生活成长的各个阶段不断引导人们走向“善”。那么,教育应该如何使人生成长中的“善”存在,如何将“恶”转化为“善”呢?在这方面,我们借用了台湾教育家贾福明提出的“修人道”三个原则:修仁、行义、诚实。这三个原则一方面指出了“人道主义”(人生观)的目标,但也暗示了“善恶”的过程,因为“修复、实践、真诚”的过程表明了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仁”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仁,亲也;从两个人,言其厚;厚以待人”;《庄子?天地说:“爱人利物之称仁。可见,“仁”的核心之一就是“爱”。这种爱包括爱人和事物,但纯粹从情感角度出发的爱不是“仁”。这种爱必须是“中间阶段”。换句话说,爱必须是合理的,爱不能过或不及。只有这样,“爱”才能有“生”的力量。正义者,“每个人都有所不为,达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正义也是”,也就是说,正义是指人们“处人”和“制事”的“理”,目的是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得其宜”。而真诚,则是指行为“不欺人”和“不自欺”。
 
四川汶川地震有很多“仁义”的表现,这种“仁义”呈现出“人我一体”的程度,更不用说英勇奋战的人民解放军了,还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团体和个人。他们不顾饥饿和疲惫,心中充满了“仁爱”和“行义”的举动,挽救了更多的生命。然而,这种“仁”之心和“行义”之举能否在学校道德教育课程中形成?这种全社会成员的“仁义”行为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吗?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基本上围绕着独立于生活的“课程知识体系”展开。学生不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与生活融为一体,将丰富的生活体验转化为单一的知识学习过程。多年的知识学习,学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沟通能力和独立能力大大降低,因为他们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失去了现实生活的经验,包括不同群体的沟通、应急处理、生活和劳动的艰辛等。在这样的教育下,受教育对象的“仁爱”之心和“行义”行为很难发生,更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融化,因为教育过程缺乏“仁爱”和“行义”的内容和环境。因此,教育必须摆脱单一的知识教育,使学生经常接触道德困境、利益分配、劳动合作等方面的“生活场景”,通过“仁爱、正义、真诚”,培养受教育对象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