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为何提出“人的教育”和“人的课程”
时间:2024-11-23 23:30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为何提出“人的教育”和“人的课程”
鉴于教育的异化并不少见,鉴于教育中工具的理性和物理性较为普遍,鉴于基于对人缺乏深刻理解的教育,张楚廷教授(以下简称张教授)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明确教育、课程的性格和属性。为此,他创造了自己的人文主义哲学和人文主义教育哲学,提出了“人文教育”、“人类课程”等非常重要的概念。
因为有人,有教育,所以教育属于人。人们把教育变成自己的教育,教育自然是人类的教育。然而,从前,由于一些政治力量和宗教力量试图影响教育,教育变形变异,使教育不再像人类教育。张教授说:“我们曾经把教育当作上层建筑,也曾经把教育当作生产力。教育不是我们自己的。。。在让人们成为工具的过程中,教育也成为了工具和其他服务的工具。”[4]教育往往受到社会本位主义的束缚,教育中的人们经常被社会淹没。“非人类教育”不是一个发明的纯粹概念,“非人类课程”也不仅存在于想象中。为了强调教育是教育,教育是人类教育,张教授发表了《人类教育需要人类课程的支持》、“什么是课程”等文章专门讨论教育、课程与人的关系,提出了“人的教育”、“人的课程”等概念。
“没有非人教育,人类教育的概念就毫无意义;没有非人课程,人类课程的概念就毫无意义。”[5](P149)这是人类教育和人类课程概念的基本背景。
张教授认为,人类教育的内涵是:“人类教育,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人类教育,以人类自身发展为教育目的,同时根据人类特征(特定个人表现为个性),以最适合人类成长的知识,以最适合人类教育的方式实施。当然,人类教育也关注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理解和尊重,但这是辅助的,它基本上是为了让人们得到更好的发展。”[6](P3)
关于人类教育与人类课程之间的关系,张教授说:“教育是因人而生的,所以它应该因人而生长和发展。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就是人类的教育。然而,它必须在所有的课程中进行。”[5](P307)
张教授将课程视为学生所能学到的所有文化的总和,而学生实际上是在这种泛文化意义下的课程实施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并成长起来的。
张教授心中的“人类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它不仅讲述真理,而且闪烁思想;它不仅是静态的、物化的,而且是流动的、人性化的;它不仅是思想的流动,意识的流动,而且是情感的流动,意志的奔驰;它不仅是为了理解、思考,而且是为了欣赏和品味;它不仅简单、生动,而且亲密、有意义;它不是自由生长;它不是唠叨,而是无限遐想;它不是冷漠的说教,而是让教育者忘记他们是教授,教育者忘记他们是教授,他们在模糊的边界空间里自由交流,共同发展;课程在人,人在课程中。简而言之,“人类课程”的崇高使命是帮助人们实现从自然人到更高、更高尚的人的过渡,从无知到智慧,从缺陷到完美的过渡。[6](P3)。
张教授提出了人类教育、人类课程等概念,“是对一些当前教育概念的批评和纠正,以及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殷切希望和期望”[7]。缺少什么来弥补什么,在“教育”中、在“课程”之前加上“人”这个词,不是画蛇添足,而是需要正本清源,是拯救力量成长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