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中体西用”思想和清末师范教育课程改革

时间:2024-11-23 23:3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中国师范教育始于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立师范学院,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师范教育作为“群学基础”,不是中国传统教育根据自身内在逻辑发展的历史产物。相反,它随着西方现代教育的植入而逐渐萌芽和发展。在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中,“中学”、“西学”等社会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冲突和变化,深刻影响了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中西方课程改革理论的发展表明,对课程改革实践性质的理解需要从技术理解转向社会、历史和文化理解,需要揭示课程改革的动机和发展方式。”[1]。因此,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改革,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现代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也可以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
 
“中体西用”思想和清末师范教育课程改革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体西用”思想是人们在对待中西文化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早在1861年,冯桂芬就在《学校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伦名教为原,辅以各国富强之术”,初步勾勒出“中体西用”思想的基本框架。然后,为了引进西学,洋务派、早期改良主义者,甚至资产阶级维新派都继续探讨、阐述和发展这一思想,逐步将“中体西用”思想纳入哲学范畴,引导人们从哲学的角度了解中西文化。截至1898年5月,张之洞在《劝学》中充分阐述和论证了“中体西用”思想,使“中体西用”思想的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明确,最终确立。
 
“中体西用”思想的核心是在价值和功能上区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学”和代表西方文化的“西学”。比如中学是“体”,西学是“用”;中学是“本”,西学是“末”;中学是“道”,西学是“器”;中学是“内学”,西学是“外学”;中学用来“治身心”,西学用来“应对世界”等等。在这里,中学和西学的地位略有差异,比如强调中学是“本”、“体”、“道”,西学只是“末”、“用”、“工具”,但同时强调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在这种二元思维模式下,中学所指的伦理价值与西学所指的世俗价值统一为一体。因此,“中体西用”思想被认为是“传统与现代价值理性的混合物”[2]。
 
清末师范教育课程遵循“中体西用”思想,进行了以下改革:
 
一是突出课程宗旨中“中西用”的思想。张之洞在《重订学校章程折》中强调,“无论什么样的学校,都是以忠孝为基础,以中国经史为基础,俾学生的心术一归于纯,然后以西学?他的智慧,他的艺术能力,他的日常工作,每一个都是实用的。”[3]。具体体现在师范教育上,《奏定学校章程》强调:“孔孟是中国立教之宗,师范教育必须遵循经验教训,阐明本质,千万不要违背其宗旨,创造异说”;“尊君亲亲,人伦之首,立国之纲,必须始终以忠孝大义来鼓励各生,使其兴趣端正,心性纯良”[4](p16)等。
 
二是课程内容强调“忠君”、以“尊孔”为核心组织,传统封建伦理道德课程在师范教育课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奏定学校章程》明确规定了各级师范学校的课程科目、课时分配和教学要求。初级师范学校有12门课程,包括修身、读经、中国文学、教育学、历史、地理、算学、博物馆、物理和化学、书法、图片和体操。然而,修身、读经、讲经占12门课程总课时的近三分之一,远远超过包括教育在内的其他课程。高级师范学校公共科有人伦道德、群经源流、中国文学、东方语言(日语)、共有8门英语、辩护、计算和体操。其中,“人伦道德”和“经学大义”已成为分类课程的必修课。此外,工业教师研讨会和女子师范学校也强调了“人类道德”、“修身”等课程的学习,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对课程内容的制约作用。
 
第三,开设了一系列西方学习课程,从技能学习扩展到西方、西方政治到学校教育体系。正是在“中国体育与西方使用”思想的指导下,西方、西方艺术和西方政治的知识逐渐被引入到课程体系中,并获得了合法的外衣。特别是从“西方使用”的角度,开设了教育与心理学相关的课程,要求学生利用师范学校附属的中小学和教育博物馆“实践现场教学方法”,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为师范教育课程的发展奠定基础。可以说,西方学习课程的引入不仅意味着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扩大,而且使师范教育与社会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的实用性,促进了中国传统教育体系(包括课程设置结构)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