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国内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4-12-11 00:2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之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企业参与高等教育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分工明确,相关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其实质是通过教学、生产、学习的开放结合,培养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潜力巨大的企业高级技术人才[1].现阶段,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题是改革与发展。产学研有机结合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是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新生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根本出路[2].
一、外国校企合作模式
外国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包括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和美国的“学工交替”模式。
1.德国“双元制”模式:“双元制”合作模式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这种校企合作形式的特点如下:(1)办学资金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2)培训目标明确,能够坚决贯彻培训目标(3)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企业特色,以企业需求为主。
2.英国的“三明治”和美国的“工程交替”模式:该模式以学校主导、企业支持的形式办学。校企合作形式的特点是:(1)政府加强企业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2)利用学校教育环境和企业资源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3)实际工作模式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4)学校必须主动适应企业的需要,企业接受学生是其人力资源事业的一部分,缩短员工的培训周期;(5)学生有报酬,值班实习,不同于以往企业实习的“袖手旁观”方式。
3.企业与学校合资模式:这种模式与其他校企合作模式不同:(1)学校按企业模式运作;(2)学校成为独立实体,校企合作不仅提供给学生实习场所,接受工作,而且深入到学校发展管理的不同方面,建立企业与学校的关系[3].
二、国内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校企合作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学校和企业应当成立由有关领导、工程师、教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审批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学时安排和实践环节。
2.校企一体化,通过生产-学习-科研合作,共建校内培训基地,模拟仿真企业生产现场环境,开展实践培训和技术培训,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和管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丰富他们在生产线掌握的新技术、新规范进行实践教学。目前,与深度合作相比,我国“校企合作”的形式仍处于中浅阶段。原因如下:(1)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仍处于“叶公好龙”阶段。(2)校企合作应自愿、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大多是学校为了生存而主动寻求企业合作伙伴,很少有企业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从这个角度来看,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还很远。(3)缺乏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学校理论与实践分离,企业的短视行为使合作机制依然肤浅。(4)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企业-合作、教学-生产实践合作,也是科技-经济的合作,需要政策规范和推广[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