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探讨国际贸易实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4-12-11 00:2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探讨国际贸易实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未来就业、创业和职业迁移的要求,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创新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选青岛市“十一五”教育创新成果奖。获奖成果被列入《辉煌的“十一五”青岛教育事典》。
1.构建“课岗一体化、学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岗位工作流程,经过筛选分析,找出市场调研与客户开发、商务谈判、托运订舱、订单审核、报关、报关、外贸跟单、外汇风险管理、商务纠纷处理、网络营销等十余项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总结学习行动领域,构建国际贸易基础、《外贸经营基础知识》、《进出口业务与制单实务》、《商务谈判》、《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跟单实务》、国际金融《国际金融》、“客户开发”、《国际贸易法》、《网络营销》等10门专业课程形成了国际贸易实践专业“系统工作过程”的“岗位对接”课程体系。提炼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职业技能,通过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英语打字大赛、外贸制单技能大赛、报关技能大赛、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外贸口语技能大赛、外贸函电写作大赛、客户开发与价格核算技能大赛。形成覆盖外贸业务全岗位、覆盖外贸业务全能力要求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通过竞赛促进学习,学习竞赛相结合。
2.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深化外语教育。在培养学生熟练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通用能力。英语是国际商务的通用语言。在设计学生外贸英语课程的同时,要增加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调整教学目标,从听、说、读、写全方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同时,配合英语电影欣赏、英美文化等选修课,每年开展一系列外语文化月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在未来的就业中,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地理、政策、法规、贸易习俗和相关禁忌,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与客户沟通,从而从客户的角度看待问题,提高签约率,消除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迁移和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培养高端技能型外贸人才。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层次、多方向的教学。本专业学生主要有三个不同的层次:普通高职学生,高中起点通过普通高考,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高;相应的高职院校、技术学校、职业技术中学等学生,通过考核和选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三、二连读”学生,初中起点,三年中等职业教育不通过考核选拔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基础相对薄弱。
本着“遵循规律、服务需求、定位明确、系统思维、整体设计、构建体系、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英语、中国文化等综合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积极干预中职学生第三年的学习,有效解决中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让中职学生逐渐了解和适应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合理设计培训环节。在实习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方面,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应反映层次内涵的差异。对于同一文件培训课程,高职院校主要采用模拟软件培训、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在线教学平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主动性和实践性,避免重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