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创造问题场景,激发学生参与

时间:2025-02-03 23:38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如何参与,参与的程度和参与的效果。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统一世界,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不强,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一直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无法体验参与、思考和成功的乐趣。在语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要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知识、技能、身心素质。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参与学习?结合教学实践,我将谈谈几种做法:
 
创造问题场景,激发学生参与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需要激励和促进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这是由学习的需要产生的。只有当学生有学习汉语的需要和愿望时,他们才会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激发学习需求的有效方法是创造问题场景。
 
例如,在教第十卷14课《再见,亲戚》时,首先从主题开始,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难以分离”的场景和人们的告别。首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营造强烈的离别氛围,学生产生“为什么这么难离开?”认知困难,渴望回到文本阅读问题的答案,产生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然后要求学生以“深厚友谊”为发现的支点,扩展到志愿军士兵亲身经历的感人记忆,掌握关键词、单词、句子、段落,体验朝鲜人民对志愿军士兵的真诚感受,逐步将提出问题的场景转移到解决问题的场景中。然后通过理解文章中的反问题过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亲戚”的意义是多么深远和丰富。这使得问题的解决迈出了前一步,并帮助学生发展认知和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置于问题场景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巧妙设置一些“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有“一波不平,一波又一波”的感觉,自始至终参与学习活动。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表意见,让学生在信任中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积极吸收知识的营养。
 
总之,语文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想学;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快乐学习;注意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从而使学生自信、积极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各种能力和素质,促进其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