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改革教学方法,引导主动参与

时间:2025-02-03 23:38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改革教学方法,引导主动参与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老师说话,学生听”为主要形式。从表面上看,学生们听得很认真,也在参与学习。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参与,而不是主动的独立活动,学生的独立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们知道,独立思考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探索、创造和开拓精神尤为必要。独立思考直接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和坚强意志的培养。为了让学生真正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有效调动学生直接参与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积极性,我在中文课上尝试了以下方法:
 
(1)给予主动权,鼓励自主探究
 
学习是一种个人行为。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和实践,学生才能内化知识――吸收,外化――表达。在教每节课之前,我有意识地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定坡度的思维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学、自学、自学、自学,借助独立积极的个人活动融入集体讨论。例如,在教第七卷第一课《观潮》时,我安排了以下学习任务:1.请听配乐朗读。听音节奏,初步感知语言之美,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 2.请自由阅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勾勒出自己不懂的单词和句子。 3.四人一组,在小组中讨论和探索自己不会翻译的单词和句子。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可以以后再提出。 4.熟悉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文章的四段,依次描绘了什么画面?给它们起个名字。教师做好充分的讲解准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在活动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学习障碍的学生,给予必要的监督和帮助,使他们自信地学习,形成积极的课堂参与氛围。
 
(2)引导交流讨论,合作发现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还要引导学生“学”、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要求教师尽量将每一个知识点设计成有趣的问题,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例如,在教小学第六卷15课《争吵》时,结合阅读课文的特点,我试图将学生平均分成六组,并根据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1)你最喜欢哪一段课文?准备好后读给同组同学听。(2)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3)评价谁读得好,说得好?(4)根据本段的含义,表演一段小品,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当别人表演或朗读时,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思考。在反馈报告中,我特别鼓励有困难的学生参加素描表演和阅读,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课堂参与的广度,增加参与的时间,让每个学生探索、发现、创造和表演。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会充满热情和专注。针对实际问题,教师强化指导,画龙点睛,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