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取消营利性民办学校义务教育资格的社会背景

时间:2023-12-13 02:3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根据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对民办学校进行了分类管理,修订法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说,从那时起,可以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有两种:公立学校和非营利性私立学校。非营利性和营利性私立学校的区别不在于学校本身是否收费、是否盈利、是否公益,而在于学校组织者在办学期间和学校终止时是否享有财产收益权。这项政策的实施会给教育领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推广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障碍?它的优缺点和出路是什么?这些都是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和民办教育实践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1、取消营利性民办学校义务教育资格的社会背景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部副部长朱志文表示,义务教育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也是国家强制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义务教育的属性决定了它不适合营利性私立学校实施,否则可能会影响义务教育政府责任的落实,影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甚至增加公众的负担。
 
二、取消营利性民办学校办义务教育资格对国家政府的利弊
 
(1)对国家政府的有利影响。首先,为国家政府提供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私立学校分类管理的依据。允许举办实施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和非学术教育的营利性私立学校。有利于政府加强支持,落实差异化支持政策,促进非营利性和营利性私立学校的安全和协调发展[1]。
 
二是加强民办学校政党建设。以党组织为核心地位,与民办学校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紧密结合,加强教育领域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第三,“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营利性私立学校”可以有效地与现行法律联系起来。义务教育的法律属性是强制性的,以确保现阶段私立学校的非营利性。一是帮助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时不构成侵犯营利性私立学校组织者的私有财产;二是避免政府对营利性私立学校组织者有限责任造成的不利后果承担“无限”责任。
 
(2)对国家政府的不利影响。首先,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修订案缩小了营利性私立学校的范围,扩大了非营利性私立学校的总数,这意味着国家需要直接在义务教育领域提供更多的财政援助,以确保义务教育领域私立学校的更好运行。根据修订政策的学生权益保护,组织者有权独立确定私立学校的营利性质,并根据有关章程的权限和程序做出选择?⒂学校的办学和管理。国家出台了相应的补偿或奖励政策,缓解民办学校终止时的困难;进一步完善国家扶持政策,再次强调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在土地、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方面对义务教育领域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为政策实施的平缓过渡奠定基础,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
 
其次,提高了政府对分类后实施义务教育的非营利性私立学校的监督管理水平。该政策规定,非营利性私立学校的收入不得属于学生个人,所有的学校余额都用于学校。如此严格的政策可能会降低私立学校的热情,政府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尤为重要。
 
三、取消营利性民办学校义务教育资格对教育领域的利弊
 
(1)取消营利性私立学校义务教育资格对教育领域的有利影响。首先,扩大私立教育的发展空间和教育形式。修订后的政策首次从法律上初步明确了私立教育义务教育领域的学校分类管理,扩大了教育供应模式,更好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多样化、谨慎和选择性的教育需求。
 
二是有利于实现民办平等地位。修订政策再次重申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促进民办学校依法保护教职工工资、福利、养老保险等合法权益;在学生权益方面,有利于保护民办学校学生和公办学校学生依法享有同等的奖学金政策和学生贷款政策;在学校权益方面,有利于保护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依法享有同等的土地、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
 
第三,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增加公立学校教师,提高公立学校教育水平,减轻义务教育家长的经济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的活力协调发展。
 
(2)取消营利性私立学校义务教育资格对教育领域的不利影响。首先,降低私立教育的热情。由于缺乏强大的利润驱动力,如果没有合理有效的政策控制,学校机制的热情将不可避免地大大降低,最终导致低效办学、管理者低效办学等不良情况。
 
二是削弱民办教育的特点和优势。首先,由于个人利益和竞争机制的丧失,缺乏办学活力和积极性,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相比,公立学校显然更具竞争优势,进一步打击了民办学校的特色和个性发展,不利于多元化教育的优化形成,不利于学生个性培养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可能导致民办教育市场的不良局面。
 
三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减少,规模减少。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数量的逐年增加,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义务教育阶段的供需失衡。
 
第四,降低公立学校的竞争压力,不利于公立学校自身的反思和创新,公立学校缺乏经验交流意识和实践,不利于形成“百花争鸣,百家齐放”的活力,教育体系的创新发展可能面临相应的突破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