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概况

时间:2024-03-08 01:0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早期融合教育是指0~6岁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普通儿童被安置在同一教育环境中,主要是两者共同活动的综合教育,并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以满足其发展和需要。〔1〕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萨拉曼卡宣言中首次提出了“综合教育”的概念,打破了自1770年以来实施的残疾儿童隔离教育的旧模式。〔2〕随着综合教育的发展,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逐渐增加,中国越来越重视早期综合教育的发展。那么,中国对早期综合教育的研究情况如何呢?为此,本研究对1994年进行了研究~2016年,对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进一步推动早期融合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一、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概况
 
研究人员以“早期”、“学前”、“儿童”、“综合教育”、“全纳教育”、“随班就读”等为关键词,对1994年~2016年①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检索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结果有效文献266篇(包括期刊论文234篇、优秀硕士论文30篇、博士论文2篇)。
 
从文献数量的变化(见下图)来看,近20年来,我国早期综合教育研究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8年以后,2015年文献数量达到顶峰。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2014年政府发布的《特殊教育促进计划》(2014年)有关~2016年)与此有关。此外,我国早期综合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期刊上,硕士论文较少,说明我国早期综合教育的高层次研究人员较少。总的来说,我国对早期综合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早期融合教育研究内容分析
 
近20年来,我国早期一体化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早期一体化教育经验、早期一体化教育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早期一体化教育安置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讨论、早期一体化教育态度和支持体系、早期一体化教育教师和专业素质以及教育干预效果等方面。2005年以前的研究更注重早期一体化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早期一体化教育的态度、教师和干预效果。这表明,我国早期一体化教育研究从最初对早期一体化教育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关注转向了对早期一体化教育态度、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注。〔3〕
 
1.早期整合教育的外国经验
 
在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的研究初期,对国外早期融合教育的经验有了更多的介绍。例如,曹漱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了德国的学前融合教育,〔4〕张莉的教育政策,教育?⒂菜咳跑敖逃?实践等方面对英国早期融合教育的发展做了总结介绍,〔5〕在“联合思想”的指导下,英国政府深入分析了多学科、多部门专业人员学前一体化教育“部门间合作模式”的建立,提出我国学前一体化教育要努力构建“家庭-教育-医疗-专业机构-社会力量”的参与模式,加强部门间合作。〔6〕
 
2.早期整合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就早期综合教育的必要性而言,研究人员认为,首先,早期综合教育对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周发现,综合教育不仅促进了听障儿童、自闭症儿童和弱智儿童的发展,而且对正常儿童激发自我效能感、增强能力、促进心理理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7〕张霞萍发现,综合教育可以促进听障儿童和视障儿童实践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自主性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发展。〔8〕其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依据。1990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受“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儿童;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普通师范院校应当有计划地设置残疾人特殊教育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使学生掌握残疾人特殊教育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满足残疾学生的教育需要”;2014年,教育部等七个部门制定了《特殊教育促进计划》(2014年)~《2016年》明确指出,要“支持普通幼儿园为接收残疾儿童创造条件”。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这些政策法规为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最后,我国早期一体化教育的实施有道德基础。严寒(2007)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仁爱”的道德观,儿童和家长应接受、尊重和关心残疾儿童;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不仅要接受、尊重和关心残疾儿童,还要努力为他们提供适应个人需求的护理和教育服务。
 
3.早期整合教育安置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
 
从世界范围来看,特殊儿童教育安置有两种典型模式:一种是以苏联为代表的以特殊学校为主体的封闭模式,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将特殊儿童安置为“至少限制环境”的开放模式。〔9〕在“全纳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以班为主体,以特殊学校、特殊班为骨干”的教育安置模式。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在中国,幼儿园应形成“普通幼儿园特殊班级安置为主要形式,部分普通特殊教育安置为次要形式,特殊学校幼儿园班为辅助形式”的教育安置模式。〔10〕  随着综合教育的推进,研究人员逐渐关注早期综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邓孟认为,全纳教育课程应灵活,反映学生学习能力的多样性,反映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学习需求。〔11〕于松海等人认为,课程的选择应考虑实用性、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年龄、整体性、适当的挑战性、以社区为导向等。〔12〕吕晓认为,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可以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最大限度地补偿缺陷,发展潜力。然而,个性化教学计划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过程简单不全面、目标随意、对儿童整体发展缺乏关注等。〔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