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时间:2024-03-17 22:51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信息技术是一种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高科技技术,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参与了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工作。近年来,中国发布了各种计划和意见,以确保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教育部还明确指出,要将信息教学方法推广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中等职业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国家提供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1 在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以新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手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个性化成长的学习需求。一方面,学生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学和应用实践;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借助信息技术资源开阔视野,共享最新、最全面的教学资源,不断更新教学视角和观点,为学习者提供更全面、更精辟的学习内容。
因此,信息背景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是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以信息环境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综合应用为重点,促进人才培训模式改革和学习模式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整合,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2 在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两者结合的问题日益突出。
2.1 思想认识不足
现阶段,虽然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但总体而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意识仍然非常薄弱,许多学校专注于招生就业。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对信息教育的思想认识不适应社会科技信息的发展步伐。许多学校深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在短时间内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显然是不现实的。此外,如何规划和实践信息教育,信息能给学校、师生带来什么变化,都是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道路上的问题。
2.2 资金投入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建设输送高素质专业技能的综合人才,承担着国家生产服务领域一线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专业知识,还要开展大量的信息实践教育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但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各级政府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基础设施和课本学习上。即使有信息设备的投入,这些设备也相对陈旧。为了节省开支,一些学校尽量减少信息操作课程,只提供计算机房教学。更有甚者,实践课程改为理论课程,几乎没有数字化、可视化、合作化的教学活动,大大降低了学生毕业后上班的信息适应能力。
2.3 信息建设滞后
信息建设的滞后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学校的信息建设只停留在网站建设和机房建设上,而多元化创新的教学模式和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智能校园建设几乎没有进行。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核心。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网络课堂、学科课件、电子图书、视频资料、信息仿真培训系统等资源非常稀缺。此外,更新缓慢,新教刊旧知识、旧教学模式的尴尬局面经常出现,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付诸实践之前就被淘汰了。除了知识更新缓慢的问题外,教材的结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实践的比重不合理,不能满足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教学要求。
2.4 教学能力不高
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喜欢理论和课本教条式的学习方法,而是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然而,中国传统的书本理论和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知识掌握程度。教师是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素。许多教师信息意识淡漠,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对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敏感,无法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他们只能用最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严重阻碍了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