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倡导“活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时间:2024-04-23 22:5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陶行知,20世纪中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一生从事许多教学实践活动,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教育理论。本文主要研究了其教育理念的核心,即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即学校”、他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社会是一种巨大的学习氛围,生活在社会中的成员有机会和权利接受教育,这与当前的义务教育是一致的。对于中国目前的“考试导向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仍然可以提供丰富的启示和生动的现代价值。
(1)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倡导“活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陶行知说:“教育可分为三部分,A.死的教育B.教育C不死不活.活的教育。[1]在21世纪,中国的教育仍然以传统教育为主,即“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死教书;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死读书。[2]因此,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生活脱节,学生成为学习设备和典型的书呆子。然而,许多企事业单位招聘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而不是灵活运用原则的书呆子。陶行知的“活教育”要求教师教授“活”的学习内容和“活”的教学方法。首先,老师要用活的学习资料来教活的学生。如今,学校几乎成为孩子们唯一的学习场所。孩子们对学习理论知识充耳不闻。然而,当他们学习成功时,他们掌握的理论知识与社会脱轨。因此,要转变以学校为核心的封闭式办学模式,以社会为核心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课堂为核心,以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提高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其次,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改变传统的硬传递方式,因为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儿童的天性,扼杀了学生的性格。陶行知曾指责:“学生学会参加考试,教师教人参加考试,学校改变了准备办公室。必须教会考所需的,不必教会考所需的,甚至不必教会考所需的。所以我不教唱歌,不教图片,不教体操,不教家务...我教的只是书,只是考试的书,只是《考试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考试。好玩吧,中国传统教育!”[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反对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压抑孩子的天性,要求以孩子为中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学习中快乐满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教学建议”一节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4]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师的“教学”,而是学生的“学习”。教师要转变角色,准确定位自己,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让师生通过对话达到最佳状态。
(2)在教师素质和品行上:培养高尚的师德,坚持优良的师风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而且对教师道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理论内涵决定了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榜样。“教师生活就是艺术生活。其职位也是一种工艺,应手到心到,亲自实施。彼得高谈阔论,不屑与360行为伴侣,怎能成为20世纪教师的名字?[5]陶行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要率先完成。然而,从我国教师素质来看,师德差的教师仍然很多,尤其是农村教师,这种现象比较严重。例如:云南小学校长性侵犯低学女孩和北京大学导师诱使女学生与她们发生异常关系,丑闻最近似乎经常报道,在这种背景下,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培养道德的重要性,教师必须为自己设定合适的定位,始终牢记教师的责任和身份。《荀子?“品高德重,令人信服;以身作则,不违说教。”[6]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坚持师风,培养师德。
(3)在学习观和师生观上:树立终身学习观,建立“艺友制”
目前,一些教师在进入教学岗位后忽视了学习,学生也把学习当作一项任务。当他们学习成功时,他们忘记了学习。生活教育理论激励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不能遵守规则,学生也不能停下来。特别是对教师来说,建立正确的学习观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师生之间存在差距,教师教授知识需要时间过渡。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学习和掌握多媒体应用、PPT制作、视听材料应用等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追求精湛的教学艺术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提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陶行知提出了“艺友制”,即以对待朋友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为朋友。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学生心目中,三尺讲台上的老师总是高高在上,令人生畏。这种冷淡的师生关系不容易教学和学生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自觉学习。
教育界对陶行知的研究一直很享受,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选择,因为生活教育理论作为中国的创造,不仅震惊了当时的教育,促进了中国的教育创新运动,对当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经得起一代又一代的研究,在不同的时代将探索不同的价值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