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性困境

时间:2024-07-07 23:4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性困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冷静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会发现,辉煌的教育成果背后仍然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1.唯智主义的盛行
 
唯智主义思想长期存在于中国的教育过程中。孔子之后,整个封建统一时代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文化专制,倡导“唯圣人言”。传习者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代圣人说话,遵循“道”和“师法”,言行谨慎。科举制度确立了“万事皆下品,读书高”的教育基调。科举所采用的贴经和墨意,加强了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失去了知识的内在价值和人文精神。这种教育思想遗产是通过儒道存在的,新中国早期对苏联“重智”教育思想的吸收也加深了中国教育的唯智主义氛围。进入新世纪,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往往成为竞争力的主要衡量指标。围绕民族国家的建设和竞争,科技理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科技理性的发展加深了唯智主义的现实表现,成为现代社会的又一表征。在服务民族现代化建设的号召下,高等教育作为精神栖居地的原始性质逐渐被科技理性所掩盖。
 
如果从信仰的角度来看,唯智主义就是智育信仰,这是一种不完整的“人文关怀”。智育信仰注重现学现用、急学急用、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呼应、分数可测量,导致教育资源发展异常,包括教育时间。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唯智主义是以知识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认为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和学术探究,促进知识的发展,人为地把高等教育有利于知识和知识发展的价值放在首位。
 
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价值观越来越普及。高等学校不再是培养少数学术精英的殿堂,而是开始转变为与社会智能生产密切相关的社会学习机构。高校忙于扩招升级,形成了学生的“知识失业”。简单来说,如果工作不需要高学历,学生学到的一些知识就会失业,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高级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归根结底,这些问题是由于高等教育价值观导向的偏差,无法满足当前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
 
2.对人文教育的漠视
 
大学人文教育的尴尬源于一种实际的历史情况――现代经历。大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知识与理性、真理与正义、价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源泉。但与此同时,市场、科技理性等现代社会的标志性成果严重侵蚀了大学的人文本质,使人文教育边缘化。
 
大学人文教育的尴尬也深受当代最流行的两种科学观点的影响:一种是实证科学观点;另一种是功利主义科学观点。这两种科学观念最大的缺陷和偏见在于,实证主义掩盖和抹去了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即思想和创造力;功利主义掩盖和抹去了科学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即文化和精神。因此,这两种科学观是狭隘的,基于这种狭隘科学观的教育观必然是狭隘的,即只注重学生的逻辑和实证知识教育,而忽视他们的思想和创造性创新教育;只注重科学工具和功利价值,培养学生成为“有用”的人,忽视科学的文化和精神价值,真正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3]   纽曼从知识与信仰的关系中分析了人文教育危机的可能性,认为知识与信仰的错位是现代大学危机的主要根源。从知识与信仰关系的角度,分析和评价了人文教育危机的原因。纽曼认为,这场危机源于大学对科学和理性的尊重,大学正在成为技术和技能的培训基地。由于科学对现代社会和文明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科学从未受到现代社会的如此重视和尊重,表现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无论从教育对象还是教育内容,可以说是科学技术(即科学技术)教育,如此强大的科学技术教育不仅使科学家得到稳定的补充和改进,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从根本上巩固和加强了科学在现代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但同时也使人文教育的衰落不可避免。
 
3.工具理性主义泛滥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最初的“工具理性”思想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理性的工具使人们摆脱了贬低人们尊严的宗教枷锁,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同时也使人们盲目追求功利主义,忽视情感和精神价值,成为机器和金钱的奴隶,从而陷入异化的枷锁。现代化的基调是理性的,理性主义最有力的表现是科学和技术。虽然科学和技术带来了物质进步,但也导致了社会病态。因为它只涉及到实现具体目标的手段和工具的合理性,以合理的态度对待对象,忽视了生命的价值。这种工具主义往往从物质实体化和社会本位化的角度出发,以人为工具,缺乏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忽视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也就是说,注重专业、知识和学术本身的技术实用意义,忽视人文意义;在人、教育和技术的关系中,不培养人在最终关怀水平上控制科技的主体,只是使人成为科技运行的一个环节,是机器的工具。只看到人在科技发展中的工具价值,忽视人在科技发展中的主体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知识经济时代,注重知识灌输和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世界现象。受现代工业效率精神和批量生产的影响,或在各种压力下自觉贯彻工具理性教育理念,高校已成为培养标准化人才的工厂,一批标准化人才不断投放市场。这种“工具教育”显然是教育者个性的异化,旨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现代文明技能。学校只有统一的教授,而学生没有完整的个性。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工具教育”的功能只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由于严重的文化结构缺陷,教育者的素质往往单一发展。许多人掌握了高科技,生活在高科技社会中,但他们在精神上没有转变,失去了理想信念,失去了道德,渴望快速成功和即时利益。有些人甚至变成了“科技奴隶”、“经济动物”和“智能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