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缺乏教育,心理失衡原因分析

时间:2024-07-31 23:4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缺乏教育,心理失衡原因分析
 
1. 家庭原因
 
1.1 与当地居民的区别
 
(1)低水平的生活环境。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设施简单,居住场所大多在城市边缘,昏暗拥挤,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当地居民基本上有稳定的职业,朝九晚五,也有自己的固定住所。
 
(2)缺乏城市融合感。为了生存,他们离开家乡,流落异乡给他们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数据显示,高达92%的人“感到孤独”,47%的人“担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在城市里没有当地居民的归属感,这种不安全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孩子。
 
(3)高风险收入。合同签订率低,不规范。根据省总工会的调查数据,“26%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在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不规范的合同不少于三分之一。”。在上述生活条件下,从经济来源、生活费用、生命安全、生活稳定等方面来看,对孩子的影响不大。
 
   1.2 教育观念上的差异
 
(1)传统的教育理念。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对阅读成功有强烈的愿望和要求。把这种期望强加给孩子们是非常功利的。
 
(2)片面的物质强化。农民工往往注重物质激励、食品、金钱等。;惩罚通常包括殴打和责骂,而不是零花钱。物质强化可以直接刺激儿童的行为,但物质强化很容易鼓励儿童的功利主义,减少对高水平的需求。
 
(3)教育援助无力。新课程的学习不仅体现在掌握课堂知识上,而且大大提高了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家庭作业往往更加多样化,许多家长无法完成这些综合性的高质量学习任务。
 
(4)缺乏心理教育。青少年不仅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而且在行动中也容易迷失自我。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经常叛逆,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尊重。然而,父母只是处于叛逆期,很少与孩子沟通。很多家长找不到孩子的闪光点,也不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但孩子犯错时却盲目指责。
 
2. 学校原因
 
公立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移民人口往往被视为制度之外的人口,他们的孩子被排除在当地义务教育体系之外,教育机会不平等。例如,在玉环县,根据当地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我们了解到农民工子女学校人数达到17254人,占玉环县农民工子女总数的78.3%。
 
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在走访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时,学校负责人告诉我们:“我校教师合格率不到50%,只能通过再培训来提高能力和水平。”特别是缺乏体育教师。此外,图书馆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也不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教育方法存在问题。个别教育者教育方式不当,损害学生利益,甚至讽刺学生,变相体罚等。,这是教师的“师德问题”,严重影响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在走访过程中,有老师说:“我们学校也有体罚。虽然老师也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但其实也是师德问题。”。
 
3. 社会原因
 
政府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义务教育的任务主要由户籍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承担。这一政策极大地限制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包括义务教育后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按户籍所在地”的政策规定,推进异地高考非常困难。
 
其次,生活环境良莠不齐,对青少年农民工子女影响很大。农民工基本以社区聚居的形式生活在低层次的社会圈子里,附近的“黑网吧”猖獗。很多农民工子女不愿意学习,但他们是“黑网吧”的常客。沉迷于此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