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明治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特征
时间:2024-12-06 00:0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明治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特征
明治时期,日本政府在基本国策“文明开化”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基本实现了六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的普及。这一举措为日本培养了大量具有读写知识等基本技能的人,为日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分析总结这一时期日本义务教育普及的历史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日本义务教育普及的历程,为我国义务教育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工作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政府高度重视,国民支持。
政府的重视是明治时期日本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明治政府意识到,要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根据国情变化和政策实施效果,制定了一系列普及义务教育的政策,及时调整和修改相关政策。政府的重视极大地促进了日本义务教育的发展。此外,明治义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支持。在义务教育实施初期,人们不了解送孩子上学的好处,当时义务教育的资金需要国民负担。因此,人们不了解政府普及义务教育的行为,更不用说支持了。因此,出现了“一年级注册率相对较高,未来逐年减少,毕业年级剩下的很少”[3]的情况,直接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导致相关政策的修订。在明治后期普及义务教育时,人们了解送孩子上学的重要性和国民教育的意义,积极协助政府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大大提高当时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入学率。
(2)政策调整、立法保障。
从“学制令”到“教育令”再到“小学校令”,明治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都经过了多次调整和修订。如此频繁的修订不是日夜改变,而是根据国情的变化和以往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普及义务教育。以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为例,最初颁布“学制令”时,以8年为限。但在实施过程中,8年给人民带来了过度的负担。因此,在随后的“教育令”期间,政府缩短了修业年限,放宽了修业时间。政策的实施表明,这一宽松政策并没有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做出贡献。在随后颁布的《小学校令》中,政府规定普通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1900年修订《小学校令》时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四年。随着国力的发展,1907年修订的《小学校令》将其延长至6年。这种及时的修改和调整,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从“太政官公告”到权威的“法令”,以及相关配套法律的颁布,不难看出“日本利用国家机器的强制性,确保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4]。这些科学决策和强制性法令为日本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3)增加投资,加强管理。
日本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资和有效的资金管理措施。在义务教育最初普及的“学制令”初期,日本经济拮据,人们承担了大部分义务教育经费,严重挫伤了人们送孩子上学的热情。因此,根据国情调整政策,《小学校令》颁布后,日本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资不断增加,相对减轻了人民的教育负担。学费减免极大地调动了人们送孩子入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龄儿童入学率的快速提高。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投资逐年增加。到1900年,日本公共财政支出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2%。同年,日本政府开始实施免费的四年义务教育,开启了日本义务教育的新里程。此外,明治政府还注重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1896年颁布的《市镇村小学教师教龄津贴国库补贴法》、1899年,《小学教育费国库补贴法》和《市镇村小学教育费国库补贴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国库对义务教育的投资,并要求监督资金的使用,确定义务教育资金的专项资金。
(4)课程内容与实际情况有关。
在明治政府义务教育初期,教学内容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龄儿童的就学率。在随后的政策中,明治政府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1890年修订的《小学校令》也将徒弟学校和工业补习学校作为小学之一,规定小学应开设农业、商业、工程等一门或多门课程。这表明,自1890年以来,“日本义务教育开始培养一定程度的职业教育”[2](P103)。1900年和1907年修订的《小学校令》进一步规定了小学开设工业课程。这样的课程不仅使教学内容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在许多方面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且更有利于完成义务教育后不能上学的孩子获得谋生的技能。
在此期间,日本义务教育最基本的特点是政府的重视和人民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日本政府不断根据义务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政策;根据国情逐步增加教育投资,加强资金管理;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义务教育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服务。这就是日本迅速摆脱内忧外患,成为世界强国的原因之一,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