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

时间:2024-12-15 00:1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教育部最近发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地方教育部门和高校充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此同时,该意见
 
 
还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特别是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爱情婚姻、职业规划、生命价值、人格完善和情绪调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多年的工作者,笔者认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大学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呢?具体的方法和方法如下。
 
 
1、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
 
 
良好的人格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人格素质好的人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不断提高自己,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理性面对困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他们来说,在大学里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在大学工作的教师,我不得不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不是很健康,他们的身体通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科学研究证明了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需要科学的生活方式来提供载体。所谓的科学生活方式,特别是有规律的生活,可以实现工作和休息的结合,可以科学地使用大脑,不吸烟,少喝酒,注意健康的饮食。与其他群体相比,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负担更重,心理压力更大,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因此很容易导致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但作者在调查中发现,优秀人才或人格素质良好的人一般都有科学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能做到科学的生活方式,关键在于他们自己的理解和自我约束能力。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他有义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引导他们认识到科学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帮助他们科学安排日常学习、锻炼和休息,通过工作和休息的结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