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方式:引导不规范
时间:2024-12-16 00:16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家庭教育方式:引导不规范
在片面追求成功的同时,功利主义的家庭教育观导致了教育模式的运用,“规范”多,“引导”少。
“虎妈”详细列出了十项规定:不允许在外过夜;不允许参加玩伴聚会;不允许参加校园表演;不要抱怨不能参加校园表演;不允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允许擅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任何作业的学习成绩不得低于“A”;除体育和戏剧外,其他科目不得获得第一名;除钢琴和小提琴外,不得练习乐器;有一天不要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狼爸爸”萧百佑最基本的“家规”是:“孩子是人,父母是主”。只要他提出要求,孩子们就必须无条件服从和遵守;不要喝可乐,不要吹空调,不要随便打开冰箱门,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没有零花钱,你不能私下买任何东西。即使你得到了幸运的钱,你也必须把它全部交给你。当你上大学时,你的父母会把它还给你。。“虎妈妈”、“狼爸爸”把教育等同于控制,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性,不利于孩子个性和潜能的发挥。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个性发展,成年人应了解每个儿童的个性特征,尊重儿童,并采取适当的指导方法。我们不妨以生动的家庭教育案例为基础,深入解剖指导、启发教育相对规范教育,在挖掘儿童潜力——母亲的重要作用,因为孩子刚买了一块金表作为新鲜玩具,狠狠地打孩子,并告诉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爱迪生’被你枪毙了。母亲不解其意,老师对她说:“孩子的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你不应该打孩子。“那我现在该怎么办?”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后悔了自己的行为。“有一些补救办法。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店,让孩子站在一旁看看修表师是怎么修的。这样,钟表店就成了课堂,表匠就成了先生,郎就成了学生,修理费就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能得到满足。也许他能学会修理它!”
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更多的引导教育而不是规范教育,可以把“错误”变成孩子的学习机会,而不是因为“错误”而扼杀孩子对自学和自我探索的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的更新正在迅速变化,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来应对信息的爆炸和更新。规范的家庭教育只能使儿童的未来按照既定的轨道前进。一旦脱离外部监护,就很容易失去自我学习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很难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原局长保尔·朗格朗在2000年出版的《终身教育指南》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要求将教育扩展到人们的生活,并将社会的各个部分变成一个教育场所。“我们所说的终身教育是一系列非常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到生命的结束,包括教育发展阶段的有机联系。”[4]信息社会家庭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培养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和学习能力。规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立竿见影,但容易导致儿童发展后继乏力,引导家庭教育可以有效避免这一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