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积极推进妇女农民工职业教育
时间:2024-12-20 00:40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积极推进妇女农民工职业教育,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城市适应能力。
(1)宣传现代女性角色观,唤起女性农民工的自我潜能意识。
在职业教育内容中,要大力宣传现代女性角色观,改变传统女性角色观(贤妻良母)和性别特征(懦弱)。让他们意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女性的社会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女性农民工不仅要属于丈夫和家庭,还要认识到自己在新时代的重要任务和义务,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体现。因此,职业教育要宣传新的女性角色观,提高人们的性别意识,正确认识和评价女性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宣传教育女性生理心理特征等理论知识,帮助女性农民工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激励男性和全社会正确评价女性农民工,为她们的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同时,职业教育要改变传统观念中对女性潜能认识的误解。在传统观念中,对女性的整体第一印象是软弱,普遍存在“男强女弱”的偏见。由于社会和家庭各方面“女人不如男人”的暗示,很多女农民工也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男人。事实上,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在男性群体中,智力和愚蠢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在女性群体中,智力发展相对均匀,多为中等。男女智商平均值平衡,但在智力的具体表现上各有优缺点[7]然而,社会对女性潜能的认识偏差仍然客观存在,主要原因是对女性潜能的认识不足。因此,职业教育要通过一定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女农民工认识到自己的潜能,辩证地看待自己潜能的优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要认识到自己有提高和不断成长的一面,不断加强学习,充实自己,增强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加强女性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核心职业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是:它不是针对特定的职业和职位,而是指可以转移和应用于许多职业和职位的能力。它具有相似性,即人们不能从事任何职业的一般职业能力。
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个体适应新环境、新工作,促进个体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在中国,根据职业核心能力活动的不同方向,一般分为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五种。[8]中国女性农民工的特点表明,她们缺乏职业核心能力。越来越重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应采取一定措施,提高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就业,适应城市生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在强调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注意补充失地农民的基础文化知识,鼓励他们培养自学意识,提高学习能力。补充他们的基本文化知识(如阅读、写作、生活常识、健康知识、市场经济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简单的外语口语等。);让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慢慢形成积极学习的意识,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摆脱危机感,与城市居民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提高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3)开展组织管理知识培训,消除以往农村小农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学习和了解现代企业或公司的管理理念,一方面更好地习惯和遵守工作单位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4)开展城市适应性教育,提高其解决城市生活问题的能力。要开展现代观念、文明标准和城市意识教育,树立城市人际关系意识、城市公共意识、城市卫生意识和城市文化意识,使其思想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提高他们在多元利益分配模式下的发言能力、对话能力、组织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