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分析当代中学生面临的挫折和成因
时间:2024-12-19 00:2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事物的发展是进步和曲折的统一。同样,人类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也不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等因素使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如何正确认识挫折,勇敢面对挫折,积极适应困难环境,不仅是中学生智力和人格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探索的课题。
分析当代中学生面临的挫折和成因
笔者发现,当代中学生主要面临以下挫折:
(1)学习挫折。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成绩不理想等问题造成的挫折。现在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尤其是学习成绩寄予厚望;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入学率和学生成绩仍然是衡量一所学校和一名教师的重要标准。因此,中学生的思想压力很大,尤其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容易让学生紧张、苦恼、焦虑。
(2)沟通挫折。
主要是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遇到障碍所造成的挫折。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伴关系挫折。中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注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也更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很容易因为同龄人交往中的一些小事而产生矛盾,从而产生挫折心理;二是师生关系挫折。在学校里,除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由于这一时期中学生生理的快速发展,他们在心理上有了成人感,不再盲目崇拜教师,逆反心理很强。因此,如果师生关系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矛盾;第三,亲子关系挫折。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有了成人感,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独立意识,不再像以前那样听从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的意见。如果现阶段家长像以前一样教育孩子,可能会导致亲子矛盾和学生挫折心理。
(3)心理挫折。
一方面,独生子女在中学生中占很大比例。孩子在家里有“独立”的优越感,过分强调自己,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
长期的尊重和优秀的生活使他们发展出自信、面子和反复无常的性格特征。在学校里,我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并有一种强烈的自尊感。但由于对父母的强烈依赖,挫折经历较少,一旦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果不能顺利解决,无助,沮丧,导致自卑。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学生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但由于心理不成熟,意志相对较弱,很容易导致情绪起起落落。例如,在入学、就业、约会等方面,如果家庭、社会、学校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从而感到烦恼、不安和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