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爱是教育的起点和源泉

时间:2023-12-04 02:00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有人说孩子是花,老师是精心培养的园丁,用爱浇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有人说孩子是树苗,老师是树枝,教育让他们更强壮。其实,爱与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是分不开的。爱是教育的起点和源泉,教育是爱的实践。在实践中,教师和孩子都会感受到爱的升华。
 
一、爱的诠释
 
(一)老师对孩子的爱。教师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关注和期望,是教育工作的源动力和最终落脚点。师爱源于学前教育对教育的高度理解和认可,从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一种道德素质,也是幼儿园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只有热爱孩子和教育的老师才能真正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正确运用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成长。在2012年震惊全国的温岭教师虐待儿童案中,犯罪女幼儿园教师不仅多次用胶带封住孩子的嘴,还拉着5岁孩子的耳朵悬空身体。孩子哭了,但老师看起来很开心。另一张照片显示,老师多次将孩子倒进垃圾桶虐待。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幼儿园老师根本不懂教育的精髓,也不懂什么是爱。相比之下,很多优秀的幼儿园老师在教育工作中兢兢业业,努力把班上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这是对孩子和教育的爱。
 
(2)孩子们的爱。另一方面,对儿童来说,爱是早期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情感的改善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爱的教育是儿童德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此外,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使孩子更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要求,不懂得给予,盲目争取谦虚、自私、任性,作为正常,为未来健全人格的形成埋下隐患。因此,对儿童的“爱的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爱的表达
 
(1)耐心。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耐心不仅是师德的体现,也是心中爱的体现。当孩子们学不到某项技能时,温柔耐心的鼓励和诱导教学将成为他们克服自己的最大动力。相反,如果幼儿园教师表现出不耐烦,很容易给孩子错误的心理暗示,让他们觉得笨,不讨人喜欢,所以他们不想再尝试了,甚至会导致自暴自弃的不良心理。
 
(2)宽容。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过程中,孩子们总是犯错误。与盲目的批评相比,用宽容的心与他们交流往往会让我们收获更多。有一次,一个孩子把花园里的书带回家,父母发现他告诉我们要“好好谈谈他”。然而,在耐心地与孩子们沟通后,老师发现孩子们只是喜欢这本书,没有读完。他们想回家继续读。经过老师的沟通和认真教导,孩子们也明白了花园里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回家。他们必须先向老师解释情况。家长也明白孩子心中的真实想法,避免误解。拥抱宽容可以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从而在保护孩子的同时有效地完成教育。
 
(3)指导。在日常生活管理中,与命令相比,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是教师爱的体现。与盲目重复让孩子被动接受相比,通过正确的引导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互动,既能增强教育效果,又能增进孩子与老师的感情。在给孩子们上植物课的时候,孩子们对校园里的花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老师劝他们只能看不能摘,但还是有一些孩子摘了花草。这时,我们不妨用引导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花在睡觉,我们不要打扰它”,或者“草一定很痛”。渐渐地,孩子们真正爱上了花草,破坏花草的现象不再出现。
 
三、爱的实践
 
(1)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校园环境。爱的校园环境是指全体员工为儿童创造的环境,包括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准则,旨在通过精神面貌和日常行为不知不觉地对儿童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指导。首先,对员工进行思想道德培训,提高道德素质,严格自律,微笑服务,积极宽容,创造文明礼貌、团结友好的校园环境,让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感染,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2)创造一个充满爱的生活环境。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爱。吃饭时,引导孩子们按顺序收集餐具,感谢阿姨吃饭,尊重阿姨的劳动成果,不要随意吃剩饭。在玩耍时,引导男孩谦虚地照顾女孩,展示优雅,引导女孩感谢男孩,培养孩子互相帮助和感激的品质。此外,老师应该慷慨地表达对孩子的爱和热情,微笑着触摸孩子的头,悄悄地给孩子一个爱的鼓励,为孩子们的生日准备一份简单的礼物。通过一点一点地灌输爱的概念,创造一个爱的环境,让孩子们生活在爱中,感受爱,然后成为爱的使者,把爱传递给周围的人。
 
(3)举办爱情主题活动
 
(1)以节日为主题的活动。节日是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可以抓住这条线索,根据不同的节日开展不同的爱情主题教育。例如,在国庆节到来之际,举办了一系列“我爱祖国”活动,通过组织孩子们观看短片、朗诵诗歌、举办书画展览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母亲节来临时,公园可以组织孩子们学习唱“我的好妈妈”等歌曲,收集“我和妈妈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回忆起与妈妈相处过程中难忘的故事,写下给妈妈的话,亲自制作卡片作为母亲节礼物。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增进了他们与母亲的感情,体现了爱的教育主题。
 
(2)以时事为主题的活动。开展以时事为主题的活动,既能培养孩子关心时事、关心社会的习惯,又能增强他们对社会的爱和责任感。汶川地震期间,一些孩子看到了其他地方的捐款活动,主动要求自己为灾区的孩子献爱心。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老师在公园举办了“我为灾区的孩子献爱心”活动,为灾区的孩子捐赠了一些书籍和文具,并鼓励他们通过绘画为灾区的孩子祈祷。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懂得帮助弱势群体,还懂得了“每一份小爱心都会积累成大爱心,善虽小,必须做”的道理。
 
(4)开设爱的亲子课程。幼儿期是形成性格、性格、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很强,需要不懈的积极引导。与幼儿园教师相比,家长创造的家庭环境可以不知不觉地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许多家长由于缺乏科学指导,没有充分关注自己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放松自己的要求,没有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甚至把自己的坏习惯“感染”给孩子。因此,幼儿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完成。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每学期开设亲子课程。通过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例子的分析,家长可以简单地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更多的案例和分析编辑成册,分发给家长,要求孩子在生活中督促家长,并将家长的表现反馈给老师。一方面满足了孩子做“小家长”的愿望,另一方面监督家长的行为,通过家长、孩子、老师的合作,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结论
 
楚夫岳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冰心先生曾经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最好的教育。以爱为核心的教育是人性的体现,也是人性的最终要求。幼儿园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的种子,但每个人的花期都不一样。有些花在早期盛开,有些花需要小心和耐心等待,小心照顾每一朵花,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每天进步,每天惊喜,陪他们沐浴在阳光下,一排风雨,见证他们成长的每一步,这不是一种不同的幸福吗?相信孩子,鼓励孩子,等待花开,即使在细心的照顾下,种子永远不会开花也没关系,因为他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