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教育应培养独立分析、独立判断
时间:2024-03-06 01:2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作为教育巨头,张之洞是晚期“四大名臣”之一。福泽玉吉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杰出的教育家,被日本称为“日本现代教育之父”、“明治教育的伟大英雄”。他们的教育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和差异。本文将简要分析他们教育思想不同的原因。
1 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是自生自发的文化”[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因为中国“从一开始就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能够“快速完成国家内部的团结统一,因此对外国人的抵抗力特别强,不受破坏,在文化进步前保持未来,逐步发展”[2],“从不被动地吸收外国文化,但外国文化被‘中国化’”[3],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概念,即使偶尔与西方文化融合,我们也坚信西方文化的根源是中国文化,一致认为西方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1840年以后,“中国上国”的思想是阻碍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观念中坚持“区分”,强调“防御”,只能“改变夏天”,不能“改变夏天”,“改变夏天”就是卖国家。张之洞是在这种思想下成长起来的,受到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影响,无法从根本上跳出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
日本是不同的。它一直处于世界文化的边缘,没有形成固定的传统观念。因此,它的文化是一种外生的、吸收的文化。这种差异使日本能够在19世纪以前有效地吸收中国文化,比如日本多次派遣“隋使”、“派唐使”来中国,广泛学习中国政治法律制度、儒家、艺术、佛教、医学、天文历法、建筑技术和习俗文化,甚至使用汉字,19世纪中期后,日本谦虚地学习西方文化理念,在学习西方方面,日本不仅开明领导非常积极,普通人也同意,采取“欣然引进西方文明”的态度。所以日本“可以以实用理性的态度选择,当他们认为西方文化是最先进的文化”[4],当福泽玉发现“中国儒家只是“半开放”半落后的文化”,福泽玉很容易脱下中国儒家的“长袍”,换上刚刚引进的西方文化这套“西装”[5]。这样,日本的文化传统并没有阻碍其对西方文化的传播。
2 个人经历
张之洞和福泽玉姬在个人经历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出身时代大致相同,历史时期也有相似之处。但是张之洞和福泽玉姬的个人经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个人经历的差异必然导致他们在教育上的思想明显不同。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清代直隶南皮人。咸丰二年(1852年),16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27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任翰林学院编修。曾任教学、服务、服务、讲座、内阁学士、山西巡抚、广州总督、广州总督、湖州总督、江州总督(多次代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早期是清流派的运动员,后来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小就熟悉经史,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具有深厚的中学基础。直到他进入中年,在陕西巡抚时遇到了传教士李蒂摩太,他才逐渐了解西学。他一生从未走出国门,缺乏对西方社会的亲身感受。他的“中体西用”思想是在现实的影响下加上务实的学风,他对西学的理解更加间接。因此,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仅仅从西学的表面学习是无法触及根本内涵的。
五年天保(1835)出生于大阪的藩邸。父亲福泽百助,是丰前中津(现九州大分县)奥平藩的士族。与张之洞不同的是,福泽玉吉出身于下层武士,思想独立,反对封建等级制度。他处于社会底层,自下而上宣扬自己的主张,压力和担忧很小。福泽玉吉可以被称为第一个外国学者。19岁时,他去长崎修兰学。第二年,他去了大阪,进入了徐芳洪安举办的“学校”,继续学习兰学。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后来,他在兰学学校亲自授予兰学,26岁―34岁时,他三次访问欧洲和美国,目睹了欧美国家资本主义文明的强大、富强、工商繁荣和良好的政治和民间习俗。相比之下,他有着广阔的西学背景。游历欧洲后,对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上的文化、制度和技术因素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西方文明更加赞叹,深刻认识到取长补短、赶超欧美的重要性。福泽玉吉自然要反思日本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在精神层面向西方学习的对策,占据新文化建设的制高点。在西学背景的影响下,福泽玉吉能够把握西学的核心内涵也就不足为奇了。
3 个人立场
张之洞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其宣传思想与其处于高位密不可分,张之洞是政府高官。张之洞为同治探花两年。张之洞的存在决定了他必须努力维护君主专制政治和君主专制政治的理论基础――以三纲为核心价值的名教。他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他实施洋务的目的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全心全意维护清朝的统治。只把接受西方的“文明开化”作为控制人民的技能,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拯救社会。而张之洞的思想“图救时者言新学,考虑道者守旧学,莫衷于一。老人窒息而食废,新人歧多而羊亡。老人不知道通,新人不知道本。[9]可以看出,其思想是在维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中产生的,试图寻求解决这一矛盾的第三条途径。“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偏废”[10]。从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快乐态度来看,张之洞的思想得到了统治者的肯定,为其实施奠定了基础。
4 个人观念
张之洞原本是清流派,后来被迫从清流派转变为洋务派。他的本质是对传统大纲中的名教和社会政治秩序采取坚定不移的“卫道”立场;努力捍卫孔儒学的至高无上地位,阐述王道大纲的社会政治意义,积极维护封建大纲的共同思想。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提倡改革,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被迫的改革,所以他的改革和西学是被动的,所以他的西学只能是表面的技术层面,缺乏文化和制度层面的必然要求。张之洞强烈赞成“中西用”的主张。在他看来,西方文化只有“用”的意义,拒绝西方文化的政治和伦理层面。张之洞认为,“选择西方学习可以用来弥补缺点,西方政治可以用来治疗疾病”[11]。他培养的人才认为“学术造就人才,人才维护国家形势”[12],也是培养和维护封建统治的人。
福泽玉吉的文化观继承和发展了荷兰学家、朱子学家佐久象山(181-1864)1854年提出的“东洋道德、西方艺术”的观点,突破了“文明开化”理论的限制,提倡西方化。在对待日本传统文化方面,福泽玉吉积极明确地批评日本传统文化和制度。他强烈批评和否认儒家思想,认为儒家思想是日本文明道路上的障碍。承认欧洲和美国是一个文明国家,提倡脱亚进入欧洲,坚决提倡西方文化和制度的效果,并建议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此外,政府也有这种西方学习的动机,所以福泽玉吉的西方学习成功了,日本也变得现代化了。因此,福泽玉吉认为,教育是最终实现个人独立和国家繁荣,教育创造独立人格,人们有崇高的理想抱负、知识渊博、勤奋精神;第三,教育应培养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理论联系实际、主动性和创造性精神,只注重培养独立能力和独立人格,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最终促进国家的强大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