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加强能力建设是职业教育科研的重要保障
时间:2024-05-08 23:3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加强能力建设是职业教育科研的重要保障
要提高职业教育科研水平,首先要提高职业教育科研的基本能力[3]。朱之文强调,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科研第一,注重科研的重要支撑作用和引领作用。要重视职业教育科研投入,围绕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做好科研项目的规划、立项和组织实施,重点部署一批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树立良好的校风,努力打造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敏锐洞察力和扎实科研能力的职业教育研究团队。要重视职业教育数据和数据的积累,搭建开放、全面、高效、互通的职业教育科研服务平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智库。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坚持政府导向,加强决策咨询功能,开展项目研究,始终把政府决策咨询项目作为科研发展的制高点,优先考虑人、财、物等方面。坚持发展导向,围绕决策咨询工作开展团队建设。学院每年举办多项学术活动,与政府机构密切合作,特别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部、高等教育部、终身教育部;同时,利用这个平台,促进年轻科研人员学术生涯的健康发展。坚持市场导向,依靠决策咨询的优势提供社会服务。充分利用自身在决策咨询研究方面的优势,每年承担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中高职院校的委托项目,从委托单位改革创新战略的需要出发,提供相关咨询特色的科研陪伴。
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以为省委、省政府提供教育决策咨询服务为首要任务,提高服务决策咨询能力,建设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决策咨询服务中心。通过大力推进重大决策咨询项目研究,全面推进省级职业教育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加强职业教育研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省级社会平台作用,以服务平台为起点,促进职业教育研究水平,提高省级职业教育前沿影响力,建设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服务平台。以“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大成果”为重点,长期规划,积极推动辽宁省职业教育研究所向国内有影响力教育智库的转型。
成都教育科学院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基础,与国家知名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为成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脉搏、理念和想法;建立大数据质量引擎,完善数据决策、管理、创新机制,逐步实现精细管理过程、专业决策支持、数据访问、信息分析,探索“互联网”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路径;创新扁平化网格化教研体系,改革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坚持毕业生就业监测公告制度等措施,充分展示了现代智库为中国、地方和学校服务的作用。
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逐步建立了全日制和兼职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职业教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土壤。以学科带发展,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研究创新发展道路。在学科建设方面,作为最早的职业教育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的第一个“职业技术教育”博士单位,逐步形成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和特色的学科布局;在研究机构建设中,逐步建立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充分整合校内外职业教育专家,服务于天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科学创新平台;在科研队伍建设中,形成了结构合理、科研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明确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完善了科研管理体系。明确方向,科研工作以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为核心。规范管理,正式启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工作二级考核计划。学校整合区域科技资源,配合政府、工业、大学、科研行动。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整合区域优质技术研发和设备资源,深化“园区结合”,创造基于政府、学校、企业联动的教育模式创新;配合政府资源,建立科技服务平台。学校优化科技服务团队,建设职业教育智库。学校智能技术服务模式,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以“种植技术”服务为核心,开展一系列科技服务活动,打造科技服务品牌;与市总工会共同创建劳动模范技术工作室;积极融入“一路一带”国家战略,有效探索职业技术教育援外方式。
重庆渝北职业教育中心以理念文化研究推动办学思想现代化。学校牵头成立重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所,充分利用中国职业教育社会历史展厅历史资源,探索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精髓,形成以“立业立人”为核心理念的双立教育办学理念。学校以课程文化研究促进教学内容现代化,以课题设计、课程实施、教学评价为重点,创新课程内容和实现方式。以行为文化研究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以制度规范和学生素质为核心,以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评价文化为载体,构建行为文化,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通过环境文化研究促进办学条件现代化。不断优化学校环境、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促进办学条件现代化。
为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基础能力建设,突出研究功能,会议还对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学)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 2000年,全面建设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相匹配的中国、地方、工业企业和学校职业教育研究网络。建设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结构合理、创新进取的职业教育研究团队;重点建设若干国内外知名的中国职业教育智库;初步建立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充满活力、成果显著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研究协作创新体系。通过建立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协作创新中心,发挥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前沿的力量,取得更多成果,取得良好成果,培养团队,培养人才,提高科研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