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农民市民化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战略
时间:2024-06-27 23:4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农民市民化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战略
农民市民化过程的本质是一个放弃“非城乡”过渡,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如果新公民能够尽快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顺利实现农民市民化转型,建议在农民市民化教育中采取以下策略:
(1)以城市社区为突破口,推进农民市民化教育
城市社区对促进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社区是农民市民化的过渡区。[4]由于我国长期实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壁垒的根除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社区已经成为从逐步淡化原有城乡分离制度到逐步走向一体化制度的转型载体,对制度的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城市社区是能够满足新市民心理认同感的资源载体。由于城市社区具有地域特征,与农民居住的农村生活圈具有相似的特征。因此,这种相似性特征会使新市民熟悉和亲切城市社区,给他们一种“家”的归属感,有利于他们在心理层面融入城市。可以看出,农民市民化的城市社区整合不仅反映了农民或新市民的身份问题,而且反映了他们在心理、情感和城市生活方式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农转居市民化教育的载体是社区教育。
(2)让社区教育引导农民市民化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 [5] 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载体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它是社区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教育资源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6] 可见,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教育的宗旨与人的再社会化目标是一致的。因此,社区教育应成为农民市民教育的重要领域和学习平台,其教育对象涵盖了社区的所有成员,帮助他们完成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最终转变。确切地说,农民市民社区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满足城市需求的生活习惯、方式和价值观,解决角色建设、角色识别、角色互动,实现角色与周围群体和社会环境的融合;二是以就业技能和再就业教育培训为核心的再教育,解决城市就业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例如,在探索多元化的社区教育模式和多渠道的社区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方面,采用校企合作的社区教育模式,充分发挥西安市高校的优势资源和企业的“订单式”培训,有利于确保培训后新市民的就业率达到100%。同时,该模式也有利于建立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和个人承担的多渠道社区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三)重点探索农民市民化教育长效机制和效果评价体系建设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农民市民化是人口现代化的关键。从国际国内农民市民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农民市民化只能通过外力将其社会身份转化为城市市民,这只是一个主要的形成过程,能够主动转化为现代市民将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这个持续社会化的长期过程不仅仅是通过学习一项甚至几项专业技能来实现的。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关键是注意他们在社会层面的城市适应能力。例如,城市农民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农民的市民化能力。由于大多数农民教育水平低,文明素质低、价值观保守狭隘、竞争意识薄弱、法律观念薄弱,无法适应新的城市生活。因此,农民市民化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探索建立农民市民化教育的长效机制和有效评价体系。这需要整合特殊机构教育、特殊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建立由职能部门、社区学院、社会各界和新公民组成的质量评价组织,指导和评价各类社区教育机构,确保农民市民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总之,新市民不仅要努力突破城市融合的阻力,还需要城市制度和文化改革的支持。这种双重影响决定了农民市民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不仅要不懈努力,还要不断创新和评价约束。这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市民化转型,加快城市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