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我国会展教育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4-07-09 23:4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会展业在中国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从零开始,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它以年均近20%的速度增长,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它在贸易交流、技术交流、信息交流和经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会展业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会展业方兴未艾,必须走国际化、规模化、智力化、专业化的道路,需要大量懂外语、懂营销、懂规划、懂管理的人才。不仅政府部门需要,工商企业、旅游企业、各类会议组织和展览公司也需要。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我国会展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会展专业人才缺口大,素质水平低
 
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分别在中国北京和上海举行。庆祝后的实质性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是人才问题。目前,中国展览组织者、策划者、经理和服务提供商的质量都很低,大多数都是中途和尚,缺乏商业知识,难以设计高水平的会议和展览。中国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会展专业团队,擅长开拓市场,擅长规划和管理,能够提供相关服务。
 
高校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因此按照社会发展趋势提供相应的人才是高校教育的责任。据相关统计,截至2012年9月,全国已设立会展经济管理或会展技术艺术本科专业55所,设立会展规划管理专业或相关方向200多所。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高校会展专业规模较大,但中国会展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会展业经验丰富的高级项目经理不足50人,复合型会展人才不足100人。上海每周举办5.5场展览,通常至少需要80-90名专业人士举办大型国际展览。上海现有的会展运营管理、广告物流人才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市场需求。北京、广州等会展业发达城市也存在类似的人才供需矛盾。
 
(2)会展理论体系不完善,仍处于探索阶段
 
会展人才短缺主要表现在会展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专业文化素质低、专业结构不完善、人才分布不均等方面;在操作上,概念更新缓慢,大多继承前人的经验或简单引进国外会展业的经验,不能更好地学习和使用,会展信息不完善,会展理论研究的缺乏也使得从业人员应用高科技技术的能力相对滞后;会展从业人员分工不明确,大多数人没有自己的专业知识。目前,会展行业的大部分从业人员,无论是会展组织者、管理者、施工人员还是服务人员,都是半路出家,缺乏会展系统的理论知识,很少有人了解会展和管理。
 
目前,为会展业培养专业人才的会展管理专业教育培训已经广泛开展。然而,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会展理论体系,会展实践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会展理论的研究。如何建立适应会展实践、带动会展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已成为高校相关专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会展职业资格认证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展教育培训遍地开花
 
围绕提高会展人才素质的主题,各种会展教育培训在中国遍地开花,包括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协会号召、个人联系、高校参与、海外移植。有一段时间,各种资格证书、培训证书、证书、工作证书、结业证书等,在展览行业飞翔,有“花逐渐迷人”的趋势。
 
对于展览从业人员来说,在时间丰富、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参加各种学习、教育和培训,无疑有助于开阔视野,提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毕竟,他们的能源和财政资源非常有限,不可能参加每一次培训,只能选择对自己有用、合适的参与。
 
(2)会展职业资格考试与高校会展教育脱节
 
根据对部分会展专业学生参加的国家会展策划考试的走访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考试内容与课堂学习的会展知识存在很大脱节。由于会展行业本身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由于缺乏课堂培训条件,往往达不到行业要求的一些技能。因此,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后,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课堂学习毫无意义。这也是高校会展教育今后在课程改革中应该多做的思考和改革。
 
(3)我国会展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不同
 
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从国际惯例可以看出,会展业主要活跃在德国、美国、亚洲新加坡、香港等第三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这种现象仍然如此。中国的会展业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相对活跃,部分地区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在这种情况下,如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上海市政府和上海会展业协会专门为当地会展人员制定了会展业资格认证,涉及会展业技能、培训等;此外,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也是如此。广州市政府和会展业协会专门为当地会展从业人员制定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也有自己的一套行业标准;对于大多数刚刚起步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大多数会展从业人员只参照国家会展策划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