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六业贯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4-07-29 23:39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职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类别。严格来说,职业教育应该是西方“工业革命”后近两个世纪才逐渐产生的一种教育。其教育的原始意义是为现代工业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从广义上讲,人类自出生以来就有职业教育。比如古代传授的j木取火就是职业教育,孔子的“六艺”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特色。但习惯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完全是现代的。
毫无疑问,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容绝对是“现代”的,因为没有现代科技内容的教育和培训,现代职业教育无疑是一个空谈。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纯现代技术内容教育的职业教育是否需要具有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答案绝对是肯定的。培养现代技术技能的人才,不能离开传统人文精神的教育。
自2012年以来,我们一直试图采取一种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学习与行业、行业、企业、就业、创业”相连的模式。在“六大产业”中,“学习”是基础,“就业创业”是目标,“产业、产业、企业”是桥梁。如何创造优秀的“学习”是决定“六大产业”的关键。
“文化”一词历史悠久。“文”是指各种交错的纹理;“化”为教育、生成和创造。“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易》中:“观察天文学,观察时代的变化;观察人文学,把它变成世界。”古人称之为“文化”,是文学教育、仪式和音乐的典章制度等。今天的“文化”比古代的“文化”一词要广泛得多,它是从19世纪引进的。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深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构成了当今社会的文化背景。现代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应特别重视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正确把握传统文化的普遍价值取向,即当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这一目的和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大致反映出来:
“六业贯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大约公元前6世纪,鲁国上卿的叔叔孙豹和晋国上卿范宣子在讨论如何“死而不朽”时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然他们永远不会死,但他们被称为三不朽。④古人认为,只有人的高尚品德、为国为民所建立的功绩、言论或作品,才能永垂青史,这是哲学家对人生理想和价值意义的看法。诚然,这种“三不朽”包含了封建落后的思想,但剔除旧内容,立德、立言、立动的形式是可取的。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义利关系中的“以义制利”,即义利关系标准。当义利有矛盾,两者不可得时,则“舍生取义者也”。“富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行之,不处也。贫穷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当然,“富而可求,虽然执鞭之士,我也为之;如果不能求,从我所好。⑤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以义制利”既不是纯粹的利己主义,也不是纯粹的利他主义。在古代圣人看来,只要符合“义”的“利”,就不应回避,而应努力争取。什么是符合“义”的“利”,简而言之,涉及到普通人的“利”,应该是“以人为利”。因此,我们需要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要有无私的品质。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当今社会,作为新时代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我们都不再有所谓的“立功立德”的封建意识,但在谈到社会竞争时,我们也应该倡导奉献、正直和进步。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进步,个人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