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当今中学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时间:2024-08-12 23:40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1 他山之石――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学艺术教育的实际需要
 
传统文化在培养人文素养、提高人格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包罗万象的文化生态,有机统一、相互融合是有价值的。自古以来,教育就强调“文道结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培养道德品质。中学美术教育不仅注重知识传播和技能锻炼,更注重通过艺术的熏陶,培养道德品质,提高人格修养,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传统文化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取之不尽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着崇高的人性光辉,包括胸怀、仁爱、诚信、修身、决心、诚实、牺牲。。这些美德都是传统文化的信仰,也应该成为我们锻造人文素养、提高人格的信仰。
 
传统文化有利于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哲学和艺术的结晶,在中医、科技、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积累了无数的倾倒性作品。其形式、功能和内涵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状态,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脱离传统文化的积淀,空谈艺术修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人们欣赏顾凯之的《洛神赋图》时,如果对《洛神赋》一无所知,就很难对画中展现的情节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进而体会到其巨大的艺术价值,更不用说进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了。同样,如果你不了解“云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在古代建筑和雕塑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它所代表的“起源共生、和谐融合”的概念,那么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诞生是不可想象的。传统文化与中学艺术教育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艺术学习和创作的智慧源泉。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增强文化意识和文化信心,进入更深的艺术境界。
 
2 传承发展――当今中学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亟待加强
 
“注重知识,轻质量”根深蒂固。目前,中学艺术教育在提高人文素质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注重知识,轻质量”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注重艺术技能的教学,忽视审美感受的培养;二是注重艺术形式的学习,忽视文化遗产的积累;三是注重艺术本身,忽视跨学科交流。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教育很容易流于形式,导致一些学生文化素质苍白,难以积累。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中汲取本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积累文化基础,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重洋轻土”曾经普遍存在。不用说,目前我国中学艺术教育实践中仍存在“重洋轻土”现象,表现为大量采用西方艺术教学模式,注重西方艺术能力的培养,如素描、色彩(水粉、水彩、油画)、素描等西方绘画教育忽视了中国绘画的表达技巧和形式。关注这些问题没有错。西方注重透视、解剖学、光影素描等能力的锻炼也非常重要。缺点是厚此薄彼,“重洋轻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盲目追求“中西结合”,追求表面形式,忽视精神内涵,这不利于培养真正优秀的艺术人才。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趋势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我们应该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才能更加自信地“带来”,避免陷入盲从和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