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

时间:2024-09-15 01:31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知识教学、环境影响和自身实践,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类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它由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学、人格、文化修养、人文精神五个方面组成。从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来看,医学作为人类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是医学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承,更是医学人文素质的影响与个人修养的提高相结合的过程。
 
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它与人类的社会、心理特征、环境、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这决定了医学具有一定的人文特征。只有不断发展和创新,医学教育才能促进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人是科学创造的动力源,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是科学态度的试金石,是科学旅程的指路灯,是科学应用的方向盘,其质量决定了医学科学发展的质量和方向。[1]
 
一、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
 
1.人文科学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人类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以深厚的文化遗产、高度全面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现代医学教育应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充分结合,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探索和解决医学自身发展问题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问题。目前,一些医学院校的大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三维知识结构,缺乏创造性精神,创造能力不强,大多是表面的、局部的,而不是概念上的根本突破。
 
2.人文精神是创造力的动力源
 
创新离不开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提高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丰富人们的形象思维和哲学思维,帮助人们更广阔、更深刻地了解客观世界,促进人们创造性地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因素。
 
3.在现代医学模式的背景下,医学生的培养应注重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统一
 
在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麻省理工学院特别强调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形成了适应新科学、产业和文化发展的新理念和思维方式,不断引进新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创造性的行业和学科领导者。在现代医学模式的背景下,医学生不仅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全方位的人文素质,这是未来社会医学生培养的方向。
 
二、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普遍较好,但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存在偏差,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质的现象较为普遍。吉林医学院2010 级200 据著名医学专业学生调查,计划在大学四年内参加科技创新作品竞赛的比例占28%,业余时间只有5%的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或选修相关人文素质课程,而大多数学生选择人文素质课程时也抱着拿学分的态度,并没有真正理解和理解人文素质课程的本质。
 
总的来说,学生主体的价值取向是积极健康的,体现在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知识的关注和对人格培养的关注上。然而,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的物化心理和实用主义思想更加严重,他们的生活目标往往更加混乱,生活支柱有偏见,学生的性格重金钱和权利仍然占不可忽视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