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大和谐道德教育模式

时间:2024-12-26 01:0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构建信息畅通、内容丰富、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大和谐道德教育模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知识的垄断和教师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教师将逐步从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指导者。学生知识的来源、经验的获取和观念的建立将更多地来自社会而不是学校,信息接受的主动性、热情和选择性将大大增强。网络文化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社会道德的挑战和影响已经出现,不容忽视。在互联网上,各种思想可以跨境交流,思想的“障碍”是徒劳的。不同的政治文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聚集在互联网上,这对传统相对封闭的道德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信息畅通,才能有时间和空间赢得教育。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要引导受教育者养成道德习惯,从事道德判断,做出道德选择,形成个性化的道德状况。“首先,从“德”的本质来看。“德”的本质是对自然、生命、自我、社会、民族、国家、人类和世界的义务或道德,体现了个人对自由、真理、美丽和善良的尊重。对社会群众来说,“德”是个人的升华和凝聚力,是国家将军为国家服务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社会、世界和谐的基础。因此,民族、国家和政党在组织德育时,必须有意识形态的东西,否则德育就会失去方向,就像没有航向的船一样。然而,道德教育有其不同于政治教育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我们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甚至内容也趋于相同。我们把抽象和过多的意识形态内容放在道德教育中,使教育者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因此,在现代德育的内容组织中,要把意识形态的东西具体化,避免无针对性。将德育内容与学生的道德认知现状相结合,避免要求过高或过低;将德育内容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避免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分离,用“道德内化与培养”组织德育内容。其次,从现代德育的概念来看,现代德育是在现代大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类现代化的要求,构建具有现代社会属性、现实与历史共存、时代与未来统一的主体发展性德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思想道德素质现代化为目标。可见,现代德育的背景是社会和人的现代化,是在物质层面的高度发展下,使人文层面得到充分发展。它的特点是现实与历史共存,时代与未来,具有现代社会属性,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现代化,其属性是现代的,所以在组织德育内容时必须适应现代趋势和时代特征,保留和发展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注入抗洪精神、奥运精神等时代内容,加入新的人口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科技道德教育、学术道德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和平与发展教育、生产安全、网络安全教育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协调法制建设、承接中国传统美德的现代德育体系。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要充分利用媒体优势和现代教育手段,使抽象的道德教育理论直观、历史悠久的“现实化”,使道德教育更贴近现实、更具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