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

时间:2024-12-25 00:59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
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和中国一样古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为了适应当时雅典奴隶制国家内部“民主”的需要,提出了培养“和谐人”的教育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雅典教育分为体操教育和缪斯教育(指智力教育和美育),即通过这两种教育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古希腊的“三哲学”都是和谐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例如,亚里斯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关于灵魂三分法的思想,并将灵魂分为理性灵魂、动物灵魂和植物灵魂三个部分,但也分别与三个方面的教育相对应。并认为三部分的灵魂与和谐统一密切相关,因此体育、德育和智力教育也密切相关,即对人们实施和谐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这个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时代呼唤,涌现出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他们以重视儿童(把儿童当作发展者)为特征,以发展人格为教育任务;他们强调发展人的智慧,对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了要求;他们都有广泛的课程,包括许多学科,希望通过它培养各方面和谐发展的人。例如,著名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称他的学校为“幸福之家”。法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代表拉伯雷在著名的教育小说《伽刚丘和潘德格罗尔》中描绘了一幅教育图景,使封建压迫下解放的新人接受新教育,获得多方面的和谐发展。此外,在此期间,早期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英雄莫尔在勾勒社会主义制度轮廓时,也详细描绘了“乌托邦岛公民精通一切当代知识”的全面发展。
在文艺复兴后的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经历了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现代社会。当时,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需要,一些有远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例如,在他的教育名称“教育故事”中,洛克全面系统地讨论了“绅士教育”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指出他想培养绅士,而不是普通人;绅士应该接受体育、德育和智力教育,使他们具有“优雅态度”的特点,培养资产阶级企业家的素质。认为“一个在处理自己的事情方面有美德、理性和能力的人比一个没有上述质量的伟大学者要好得多。”显然,这样的绅士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卢梭,18世纪的法国启蒙学者和教育家,也有和谐教育的思想。在《爱弥尔》(或《论教育》)中,他明确指出了如何培养新社会,即资产社会的新人。其基本思想是倡导自然与自由的教育。认为应该遵循自然,即根据孩子的本性和年龄特点来教育他们,并强调只有根据自己的本性自由发展的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新人。爱弥儿的教育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不仅是一切基础体育,而且通过示范教育接受一定的道德观念;爱弥儿12-15岁,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16岁时,他进入社会接受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力和良好的意志。在卢梭看来,只有经过这么多方面的教育,爱弥儿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从18世纪到19世纪,一批教育家也不遗余力地倡导全面、和谐的教育。例如,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展的力量,人们的每一种能力都有从不活动到充分发展的力量的倾向,因此,教育的目的是发展所有人才的力量和能力,同时发展必须全面和谐。在他的主要作品《人类教育》中,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继承和发挥了德国哲学家谢林的自然和精神发展,服从了同一条规则的观点。他认为,这条全能规则的基础是永久的“统一”,这是所有生活和教育的出发点和主要规律,并提出了教育体系的对立与对立调和的发展规律,教育应遵循自然规律。毫无疑问,福禄培尔的这些主张体现了和谐教育思想的精神,但也赋予了这种神秘主义的色彩。此外,幻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提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点和在新拉纳克创办“性格形成新学校”的教育实验,以及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对智力教育、德育和体育的平等重视,教育任务是教每个人过“完美”生活等等,也包含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应该指出的是,西方的和谐教育理念与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即自然适应理论有关,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这种教育理念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倡导的自然适应原则。它将人的身心发展与自然现象进行了比较,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服从于自然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首先,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它提倡一切顺应自然,反对不合理的束缚;根据儿童本性的发展,根据情况进行指导。在我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自然适应理论与中国古代的自然和谐理论是一致的。其共同的基本精神是,自然的发展是有序的、协调的、和谐的,因此人类的发展也应该是有序的、协调的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