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中西学校德育差异分析

时间:2024-12-26 01:0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的快速变化引发的一系列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通过对中西学校德育差异的分析,找出自身的优缺点,借鉴西方先进的德育经验,对加强和完善我国学校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中西学校德育差异分析
1.德育概念上的差异
顾名思义,“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西方国家的“德育”确实是指道德教育,而中国则认为这只是狭义的德育。广义的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众所周知,人类最初的道德规范与其他社会意识规范融为一体,融入习俗之中。西方“德育”一词(拉丁语mores)的初衷与习俗相似,因此道德教育最初是“习俗教育”,即“社会意识教育”。近代,随着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分化,西方社会的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社会意识逐渐分化,形成了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方面与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共存,另一方面渗透政治、法律、宗教成分,西方道德教育,一方面独立于社会意识教育,与政治教育、法律教育、宗教教育并行,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中。中国则不然。在中国古代,“道德”包含了各种社会意识。虽然现代社会意识正在分化,但分化并不充分,传统影响很大,因此“德育”仍然包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
2.德育内容的差异
应该肯定的是,中西学校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但重点不同。相对而言,中国重视家庭伦理教育,而西方重视社会道德教育。这种差异是由于双方的社会结构不同。
在中国,“家庭”和“宗族”的地位特别突出,但“社会”意识非常薄弱。人们经常把“社会”等同于“国家”或“家庭”,甚至把“家庭”等同于“国家”。家庭生活道德规范与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相结合。因此,中国德育的内容包括更多的家庭伦理成分和“家庭伦理外化”、“社会公德弱化”现象也比较严重,西方社会的个人和团体地位高于家庭和宗族,因此特别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3.德育方法的差异
中国有着悠久的德育传统。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学校德育更注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强调学生自身的“内省”和“理解”。因此,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培养、实践锻炼、修养指导等常用于德育方法。由于民主、自由、尊重人格尊严等价值观的影响,西方社会在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的指导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从而尊重道德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道德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