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解决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问题的建议

时间:2023-12-01 01:4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一、孝文化教育
 
(一)孝
 
在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孝”字。在甲骨文中,“孝”字标志着祭祖时的奉献形象。[1]“孝”是象形字,最早出现在殷商金文中,在周代金文中成为常见字。“孝”字的上半部分,象征着一个老人,下半部分,是一个孩子,作服状。《说文》解释为:“善事父母,子承老也。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老”、“考”、“孝”三字相通。[2]从以上讨论中不难看出,“孝”字属于伦理范畴,包括长辈与年轻一代之间的人际关系。《孝经?《三才章第七》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它的意义表明,孝道就像日、月、星在天空中永恒地运行,就像春、夏、秋、冬在地面上循环很长一段时间并不容易,这也是人们应该遵守法律的规则。这也反映了自古以来,我国对孝道的重视程度和孝道的地位都很高,对中国人民的影响也很深。
 
(二)孝文化教育
 
自2001年以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家庭美德要求,“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谐、节俭、邻里团结作为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鼓励人们成为家庭的好成员。把尊重老人放在家庭美德的首位,说明了尊重老人、孝顺长辈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才能有序发展。如果家庭中没有“孝道”作为核心支撑,就不可能谈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大学作为学生到“社会人”转型的时期,在这个阶段接受的教育对其终身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这个阶段,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给予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未来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对待传统孝文化的历史遗产,要根据新时代的条件和教育要求,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渣滓,汲取精华,赋予时代新思路,重视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新孝文化教育[3]。将孝文化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使孝文化教育事半功倍。
 
二、缺乏大学生孝文化教育
 
大学生缺乏孝道文化教育的现象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常见的现象是对父母和长辈的孝道。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标准,他们内心拒绝对待父母和长辈的建议,无礼地反驳他们,把“孝道”这个词放在一边。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然而,在大学教育中忽视道德教育,特别是孝道文化教育的现象是令人痛心的。如今,学校教育中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孝经》《明义章第一章》中已经说过,“孝道是美德的基础,教育是由生而来的。”孝道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大学教育尤其不能缺乏这一基本内容。由于缺乏孝道文化教育,大学生没有注意到反驳父母的事情,导致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对父母恶语或拳打脚踢。
 
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杀现象频发。随着越来越多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报道,大学生自杀现象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大学生是继农民工、影视明星、股票交易破产者之后的又一个自杀高危人群[4]。因为中国人对家庭和孩子的重视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中罕见的,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家庭的概念如此强烈,这为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自然的土壤。因此,父母在孩子未来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处于大学阶段的人渴望得到认可,迫不及待地想控制自己的生活。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被父母分开时,他们选择的不是与父母争取更好的生活机会,而是以“自杀”的极端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自杀现象频发,从侧面反映了孝文化教育的严重缺失。《孝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身体、身体、头发、皮肤汝,受父母的影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此,当大学生选择自杀时,他们会抛弃抚养他们长大的父母,完全抛开孝道。
 
三、解决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问题的建议
 
面对大学生孝文化的缺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做好解决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问题的准备。
 
(1)学校指导。在学校指导方面,必须提到对公众舆论的有效监督和指导。只有有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相应地改善高校的文化氛围。“道德不是直接教会的,而是难以察觉的结果。学校主要依靠两种手段来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一种是教师可以发挥道德模范作用的行为,另一种是学校的道德环境,特别是具有道德吸引力的集体生活氛围。[5]”家长希望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学校教育和文化影响,把孩子送到高校深造。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不能恶化“重智慧而不是道德”的现象。因此,在解决大学生缺乏孝道文化教育的问题上,学校指导占主要方面,加强学校发挥其特殊作用,加强大学生的孝道文化教育。
 
(2)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作为人生起点的主阵营,应该在大学生孝文化教育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只有父母以孝顺为榜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才会成为孝顺的孩子,进而带动几代人的成长。如今,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大学生的祖父母已经属于老年人群体。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已经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典型代表。只有在家庭教育的各个阶段渗透孝道,才能实现孩子的孝道和尊重。
 
(3)个人实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个人根据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提出任务,以自我为理解、约束、监督和转变的对象,以提高和提高自我素质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活动。[7]”大学生应积极学习孝道文化,了解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在提高自身培养和自身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孝道实践,孝道父母和老师。此外,大学生在学习传统孝道文化时,应吸收本质,放弃渣滓,从辩证的角度实践和发展传统孝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