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

时间:2024-05-29 23:3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201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两所大学科研机构发布了第一份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截至2013年,中国工程毕业生280多万,本科工程学生495万多人,本科工程专业设置点1.5万多个,总规模居世界第一。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工程教育在形成和发展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生活中的需求关系、利益关系、竞争方式、分配方式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思想道德意识的独立性、多样性、变化和选择性不断增强,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伦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工程技术人员工程伦理观的形成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但目前社会对工程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素质、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必然要求工程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和社会实际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融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
 
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工程院在《2020年工程师:新世纪工程发展前景》中提到,工程师应该成为“受过全面教育的人、具有全球公民意识的人、具有商业和公共事务领导能力的人、具有社会道德的人”。由此可见,未来工程师的培养必须软硬兼备,即技术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并重,工程伦理教育是培养未来工程师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因此,工程伦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对工程学生进行全人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工程专业人才。因此,只有明确工程伦理教学的标准,才能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它体现在三个方面。
 
(1)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
 
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在《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通用标准》中明确指出,各级工程人才应“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爱国奉献和艰苦奋斗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1]。可以看出,正确的工程伦理意识是控制和影响工程设计实践的中心,正确的工程伦理意识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培训才能建立起来。因此,对工程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工程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引导工程大学生建立工程实践和创新造福人类的理想信念,是培养高等工程教育人才的首要任务,也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2)实现技术标准与工程伦理规范的有机融合
 
由于工程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工程设计产品的制造过程,也是人类实现技术创造价值的过程。任何工程项目都有从需求、设计、生产、制造、成品、应用到报废的完整生命周期,整个周期一直是技术和工程伦理交织在一起。作为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不仅要掌握工程实践的技术标准,还要有能力将基本的工程伦理规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这通常被称为软硬兼备的能力。我们目前的高等工程教育过于强调技术实现,而忽视了技术与市场、技术与健康、技术与安全、技术与生态的和谐。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我国在《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通用标准》中明确指出,各级工程人才应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专业健康和安全意识,重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见,现代工程设计人才培养标准与传统培养质量观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培养工程伦理管理能力
 
在项目的决策、实施、运营和监督阶段,面临跨学科知识交叉、各种技术集成、各种社会群体的参与、利益、成本、风险分配等实际问题,仅仅依靠简单的直觉和基本的工程伦理规范来解决是不现实的。由于工程伦理规范是解决工程伦理问题的标准和原则,可以作为工程伦理的判断标准。然而,由于工程问题往往将工程本身、社会、人类和自然交织在一起,经常出现权重障碍、利益冲突等问题,使工程技术人员无所适从,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因此,工程技术人员要真正处理和处理工程伦理问题,不仅要有意识的伦理概念和工程伦理规范,还要有面对真实情况的理性伦理分析能力和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力[2]。根据《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通用标准》,“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与工程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