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
时间:2024-11-10 23:3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教育者(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对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进教育者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形成社会期望的思想道德过程。”[4]不难看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由教师、中学生、教育媒体和教育环境四个基本要素组成。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同于传统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同时强调教师的主要地位,认识到中学生的主要地位,注重教师与中学生的互动。
1.在主体间性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与中学生之间是“主体”―“主体”的和谐关系,而不是“主体”的和谐关系―物体的对立关系。传统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把教师和中学生视为“主体”―客体关系,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对作为客体的中学生进行教育、塑造和改造,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紧张的关系。显然,教师与中学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不应不平等,这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主体间性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和中学生是一种“主体”―主体平等和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和修订上。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及时反馈自己的真实感受上。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一种符合人类精神、传递文化的活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双方(我和你)之间的对话和开放...所谓教育,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灵肉交流活动。[5]有必要指出,在呼吁尊重中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和另一个,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稀释了教师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2.在主体间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与中学生积极沟通,实现良性互动,而不是单向压迫灌输。传统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往往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教师的单边行为,缺乏中学生的参与。教育模式只是从教师到中学生的单向活动。教师负责“教授”,而中学生则被动地“接受”。他们之间往往缺乏沟通和互动。不难看出,传统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影响教师与中学生的关系,不符合教育规律。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交流,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也是如此。至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9世纪就解释说:“思想、概念和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流和现实生活的语言交流交织在一起的。在这里,人们的想象力、思维、精神交往仍然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6]主体之间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符合教育实践规律,确立了中学生的主要地位,积极倡导教师与中学生之间的沟通,将教育行为视为知识共享和情感共鸣,注重相互良性互动,有助于真正实现教学优势。
3.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对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辩证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虽然有其缺陷,但并非一无是处。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是对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全面否定,而是对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抛弃,即既克服了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不足,又保留了其积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升级。具体表现为: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继续关注教师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加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组织能力和监督能力;同时关注中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参与能动作用,积极促进教师与中学生的良性互动,促进思想品德教育真正成为中学生的内化过程,有效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