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教育促进个人身心发展的现状总结

时间:2024-12-23 00:5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1.教育促进个人身心发展的现状总结。
 
(1)随着年级的提高,4-6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水平逐渐提高。学习心理健康水平差的学生占所有被调查学生的29.8%,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生进行学习心理健康维护。
 
(2)高学习和考试焦虑和低学习自我效能是影响4-6年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两大心理问题。
 
(3)4-6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水平优于男生。
 
(4)将城乡学习心理健康差的学生与优等学生进行比较,比较“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差异。城市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方面明显优于农村学生,而农村学生在“学习自我效能感”方面优于城市学生。
 
(5)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孩子的学习心理健康有很多方面的差异,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孩子的学习心理健康水平有提高的趋势。
 
2.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教育对策。
 
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教育对策关系到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能否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能否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维护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心理素质。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重点不是从学习心理异常向学习心理正常的转变,而是从一般学习心理健康水平向更高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学习心理素质的教育。笔者认为,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教育对策应该针对所有小学生。为了不断提高和发展他们的学习心理健康水平,他们应该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会等相关因素。
 
2.1家庭教育:唤醒儿童的内在潜能和求知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和青少年第一次接触社会的地方。家庭的经济结构、社会地位、父母的文化程度和教育方式将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其中,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学业期望与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价值感密切相关。国内外学者对个人自我价值感的研究结果也一致表明,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有重要影响。因此,培养儿童适当客观的自我价值感应是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首要因素。形成儿童自我价值感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以家长、教师和同龄人的评价为参考系,逐步将其内化为自我评价的标准,并伴随着相应的内在体验,形成自我价值感。因此,家长要努力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小学生的客观现实一致,激发小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小学生正确归因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在实现期望的过程中,根据学习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原有的学业期望。同时,家长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营造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更客观自我价值体验的生活情境。[35]为有更多成功经验的小学生设置适当的挫折,为失败的小学生提供充分发挥优势的机会,积累成功经验;同时,家长也应帮助他们客观归因成功和失败,让小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以平和的态度看待成功和失败。
 
2.2社会教育:形成全民学习的心理氛围。
 
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合作,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维护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教合一”,共同产生教育力量,形成全社会关心和参与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局面[42]通过学校的影响,营造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氛围,获得影响和发展。学校在维护学习心理健康时,必须注意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帮助家长树立现代科学的人才观、就业观和学习观,鼓励家长参与,创造全体成员参与和支持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环境和氛围,让小学生在享受家庭生活的同时独立完成学习心理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此外,学习心理健康维护应该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使小学生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