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分析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时间:2024-12-23 00:59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迅速转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满足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需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全国掀起了一股波涛汹涌的“农民工潮”。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家庭迁移在人口流动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大量学龄儿童随着父母流入城市,数量急剧增加,流动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最突出的是,在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上,旧城乡分割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难以忍受。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稳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种执政理念充满了人文关怀,让人们对社会、生活和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美好的期待。
 
目前,我国流动儿童约1982万,占全部流动儿童的19.37%。在所有流动儿童中,74%的户口是农业户口。也就是说,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子女数量接近1500万。他们不能接受或接受义务教育,这不仅会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还会影响我国“普九”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社会公平体系的建立和我国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将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隐患。迫切需要解决这一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
 
(1)分析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流入地政府应采取措施,有效减轻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业的教育费用负担。2004年3月,国家发布规定,自2004年秋季以来,农民工子女不再收取学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款和其他费用。事实上,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地方政府整合了教育资源,公立学校资源紧张,地方教育局根据学区常住人口设置班级容量,不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加上公立学校高消费超出农民工家庭承受能力,城市农民工子女难以进入公立学校。目前,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和家庭教育。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与孩子的个性、个性、智力、自我概念和学习成就感密切相关。父母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越多,给予孩子的指导和鼓励就越多,孩子的发展就越健全。学校教育,如果缺乏家庭合作,其教育功能有多大,令人怀疑。由于特殊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农民工在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与城市居民表现出许多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与父母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有关,另一方面与他们的群体特征、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有关。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落后。农民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言传身教。很多家长对孩子提出了合理的要求,但在日常行为中却不拘小节,难以说服孩子;二是训斥多,表扬少。农民工家长工作繁忙,素质不高。他们经常以命令和指责的形式教育孩子,希望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仅难以取得成效,而且往往适得其反。
 
第二,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他们经常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此外,他们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很难为孩子提供很多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家庭作业中的困难。有些父母更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但他们没有足够的心,无法在行动中给予具体的指导。其次,父母很少给孩子买课外读物。一方面,父母缺乏为孩子购买书籍的经济实力。此外,由于时间和经济原因,父母很少陪孩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