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时间:2024-11-21 23:39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大学生就业创业已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中国政府也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措施。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人,创历史新高。同时,受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就业结构调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部分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开始下降,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毕业生的就业率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兴衰,因此有必要利用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注重打造特色专业,提高毕业生素质,提高就业率。这是与普通本科院校最大的区别,因此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需要改革创新。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才能在社会上更具竞争力和优势。
1、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高职教育必须改革教学模式。首先,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合作办学,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和教学内容,邀请行业专家授课,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实践应用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培训和操作。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在职业课程安排上采用校内培训模拟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有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操作,才能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专业技能,真正实现“工程交替、理实一体化”。最后,在校企合作办学的前提下,实行“2+1”教学模式。高职教育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统筹规划基础课和专业课,让学生在学校两年内培养职业道德,掌握理论知识,在学校合作企业一年内进行实习培训,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实践所学的专业技能。
2、实施产学结合,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高职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利用双方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最初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用人单位按照协议安排学生就业合作办学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现在在高职院校流行起来。
高职院校实施“订单”人才培训,不仅可以实施产学结合,解决学校培训基地建设的一些困难,还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企业文化,了解用人单位,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就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渠道。
3、实行“双证书”制度,促进培养模式的创新高职院校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即学生在三年内不仅要取得毕业证书,还要取得至少一门专业课程的职业证书“双证书”制度在近年来的推广中非常受学生欢迎,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校期间掌握了专业技能,并取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证书。学生毕业后可以优先实习。
4、高职院校系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就业指导课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总体规划,具有目标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指明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其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本课程的开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最后,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让学生理性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前提,因此高职院校系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非常有帮助。
通过对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发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改革都是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方向。相信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将促进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